第二十八章:疾病
自從人類開始生存於地球以來,「疾病」的本質對人類來說一直是個謎。
人們認為,生病只是單純因為運氣不好,偶然感染了某種病毒或細菌。
因此,他將所有的努力都轉向疾病或痛苦所呈現的身體症狀,
而非追查和清理疾病的真正根源。
所有病毒和細菌疾病的具體和直接原因並不在肉體層面,
而是在乙太層面。
「乙太」是「病媒」的天然居所。
這些病媒主要存在於乙太中,
而它們擁有的所謂的「身體」完全是乙太層面的。
然而,當病媒被允許進入物質肉體時,
它們能夠將自己的一部分凝結為宿主載體內的物質。
凝聚的物質隨後就顯現為我們所熟悉的病毒或細菌。
試圖對抗和消除病媒的凝結物時,
人一直在攻擊病媒所呈現的症狀,而非病媒本身。
人運用各種化學方法所獲得的成功,
是由於這些化學物質干擾病媒的凝結物,而阻止乙太病媒留在肉體中。
因此,病媒自行離開,但不能視為被化學物質驅除。
病媒並非隨時都可以自由的進出所有的身體。
人的乙太體是一個多層的護套,
在正常情況下,對這些病媒形成了相當好的防護。
然而,當身體相對應的部位遭到意外的碰撞時,
可能會造成乙太護套的某些特定部位破裂或脆弱。
例如,當一個人的手肘被用力撞擊時,
會在乙太護套中形成一個小缺口或裂縫,
而且在撞擊的身體症狀消失後,這缺口還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乙太護套確實會逐漸自己癒合,但是這個過程比身體的痊癒更慢。
乙太缺口持續存在的期間,病媒就可趁虛而入。[39]
這就是為何人們經常會觀察到,
身體發生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部位,先前曾因意外而受到撞擊或敲擊。
消除體內病媒凝結物和病媒本身的最好方法,
包含了「惰性氣體」與「熱療法」兩個步驟。
我們曾說過,惰性氣體可以被激發以產生能夠推動物質的局部引力場。
(譯註:參閱本書第九章「反引力」)
這類引力場呈現了「惰性氣體」的最高激發階段。
然而,有許多較低的激發階段沒有任何引力效應,
但會在乙太中產生類似於可見光的特定振動。
由較低激發階段施加於乙太的振動波形,並非所有正常光中的簡單正弦波,
而是由一系列複雜的「諧波」所組成,很像人聲或樂器發出的聲波。
這產生了一種看似不規則但是重複的波。
如果適當選擇激發下的氣體混合物,
這種類型的光束可能對某些病媒具有極強的敵意。
是透過使用來自「惰性氣體」較低階激發的光束來清除體內的病媒。
(譯註:參閱《象徵與符號》p41〜42。)
第二步是利用「紅外線熱能」,
讓乙太護套比正常情況下更快的自行癒合,
並且治愈讓病媒進入身體的裂縫 [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