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6

實相的本質- p50

 

第三十五章:易經

 

《易經》是古代東方的一種占卜系統,其本質並不難理解。

表面上,占卜的各種方法是隨機決定,例如丟銅板或抽籤。

然而,其過程並非僅靠機運,而是受宇宙自然法則運作的主宰。

 

占卜過程中,沒有其他實體或眾生介入操縱錢幣或籤枝所指定的卦象。

造化的自然界有一套特殊的符號體系是基於數學中已知的二項式系統。

在任何具有特定位數的排列中,正負數的每一種特定排列,

都具有某種與之相關聯的意義或「完型(Gestalt)」。

 

就《易經》而言,卦象的序列中有六個位置( 六個爻 )

每一個位置( )都可以填入正或負( 陽爻或陰爻 )

因此,該體系中共有二的六次方或六十四種不同的卦象或完型。

當占卜者腦海中想著某個特定的問題或主題進行占卜時,

造化的局部區域就會聚集起來,向問卜者呈現他思維狀態中缺失的部分,

如果他想的是「問題」,顯示的就是「答案」。

 

我們想說明的是,《易經》的運作方式,

與自然界中自然或自動的反射行為非常接近,

並不依靠任何其他生命實體的決定或介入。[5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