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實相度量儀
1.真善美是實相的度量儀
真善美是三位一體的另一個展現,但是更容易讓人了解與運用。
我們可以運用真善美來衡量一個東西是不是真實的,
還有什麼需要改善,或是可以更接近完美。
當我們在分辨一個東西,是否是真的?是不是上主的?是否屬於神性?
我們還可以問,這個東西有沒有美善的伴隨?
如果美和善也伴隨而來,它的「真」的比率就更高。…
2.運用層面:個人、家庭、關係、團體、城市、社會、國家、宗教、法門
個人,個人的生活、修行。
家庭,如何讓一個家庭和諧,讓一個家庭過得更美滿。
關係,如何讓人際關係更美好。
一個團體的成立,如果沒有真善美,可能架構就不穩,或者變成一個惡勢力,
一個城市、社會、國家、宗教、法門、一本書,
全都可以用真善美來衡量。
3.真善美之間的平衡
如果真善美的三角不平衡,基礎架構就不穩,因此會產生問題。
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生活中,在真善美的三個層面有沒有平衡發展,
自己的修行方法有沒有以真善美的角度平衡發展?
自己與最親密的人,有沒有在真善美的層面平衡發展與維持關係?
因為越平衡,關係就越融洽越順暢,而且能夠越持久。
真善美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東西,
它會因為你的成長,而不斷的在改變,不斷的在加深。
4.每一個層面都可能被誤解、扭曲、執著。
(1)納粹:只追求似乎的外在「美」,但忘了真和善。
德國納粹曾經有一段時間瘋狂的想要擴大鞏固一個特定的人種,
他們認為最完美的人種是金髮碧眼的人種,
所以,去找許多金髮碧眼的父母,讓他們生出許多金髮碧眼的小孩。
他們認為自己在追求優生學的完美時,是在追求美。
但是,在追求「美」的手段和過程中,他們忘了真和善,
當然,建立金髮碧眼的社會不見得是納粹唯一的目的,
可能還有許多隱藏的目的。
但如果針對美的面向來解讀這個行為,
他們忘了,真和善必須同時存在,人的行為才能夠順從天意。
因此,他們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就做了許多破壞的事情,
他們對於美的解讀也不見得是正確的。
(2)佛教:只追求真和善,但忽略美。
以中土佛教(大乘佛教)為例,
大乘佛教有一個特色,就是只追求真和善,通常忽略美。
主要原因是,他們非常強調「幻相和執著」。
所有不是永恆的東西都是幻相,所有的幻相都不可執著。
還有許多相關的概念和方法,比如,不著相、不淨觀、白骨觀等等。
他們把美當作是一個必須去除的幻相。
既然是不能執著的東西,就不要去看,也不要去展現。
在教義裡,似乎強調不要去執著所有外在形相的東西。
納粹的例子是只追求美,無論那個美是真的還是假的,
中土佛教是只追求真和善,認為美都是幻相,不要去看它。
這是兩個強烈對比的例子。
因為佛教追求真和善,它是歷史上最和平的一個宗教。
基督教還有十字軍東征,雖然理由和外在原因也很複雜,
有一部分原因是長期與回教國家的紛爭。
基督教通常是追求善和美,而不追求內在的真。
這裡是指「定靜空」的真,靜心並不是基督教大部分信徒的重點。
因為沒有真,所以許多東西就容易被扭曲,
因此,成了十字軍東征的部分原因。
所以,沒有真,最後可能會扭曲善。
佛教是比較成功的一個宗教,
因為,起碼它沒有做壞事,與別的宗教相比,沒有這麼暴力。
佛教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在古代,如果一個國家大部分的人都信奉佛教,通常會有一個特色,
那就是「定靜空、助人、志工、捐獻」這些方面做得很好。
但是,這些國家缺少的是什麼呢?
比如,都市計畫,他們的市容可能稍微亂一點點,
因為他們認為外在的東西都是假的,
這是不講究「美」,所產生的結果。
4.內外的平衡
以科學家為例,
當他們把注意力只放在外面,他們沒有從內在去探索真,
這對他們來說,有時候會在生活上造成一些不平衡或焦慮。
內外不平衡時,會對一個人或是對一個國家造成某種壓迫感或壓力。
5.追求外在美(個人或環境),因得不到而心痛。
加強真或善可以減輕問題。
當你在追求外在的美,因為得不到而心痛的時候,
可以把注意力多放一些到向內或是向上的真善美,
它們會舒解你追求外在時的痛。
因為在追求向內或向上的真善美時,你會與神性更親密,
你與自己愛的本質,與愛的源頭會越來越熟悉,
這時,對於向外而得不到的痛會降低非常多,甚至消失。
所以記住這個三角形,當你卡在一個角的時候,
你就專注到其它的角度,或更內在更高的層面,這通常是你的解脫之道。
比如,當你得不到外在的美,你就去發展自己向內欣賞與創造美的能力,
也能舒解得不到外在美的痛苦。
這個外在美的失落,也許是難看的都市,吵鬧的鄰居,充滿垃圾的街道等等。
2021.06.20.Arthur聚會問答
〜感謝Arthur指導!感謝李姐整理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