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未來的世界 p51

 

重點是簡單的步驟。

假設他想要開始製造梳子(繼續沿用我們熟悉的例子)。

請記住,他沒有「資金」,也無法「籌集」金錢,也沒有銀行可以「貸款」。

然而,我們的企業家需要建築物內的場地來進行製造,

合適的梳子模具,投入機器的塑膠原料,

以及一名或多名幫助他經營企業的人員更不用說機器所需的電力。

 

這些資源不會憑空出現,顯然他必須從社會中的其他來源獲取它們。

如何獲得呢?

 

首先,我們假設這位朋友堅信他的新產品將有良好的需求,

並且願意對其進行測試。

由於他的產品是一把梳子,

我們假設在他想到這個產品之前,市場上並沒有類似的梳子。

 

為了獲得項目所需的設備和其他資源,他必須證明確實存在對該產品的需求。

他可以向大眾展示產品來做到這一點,例如透過網路視訊進行展示。

這場展示可以隨他的意願變得深入或簡單。

但為了獲得資格,他必須成功獲得一定最低數量的產品訂單

~這個數量可以依據時間、能源、原材料和/或勞動力的基本開銷

所能夠製造的產品數量來決定。

 

如果公眾通過電子設備輸入大量訂單,即超過既定的最低要求,

那麼他就自動獲得了開展其「業務」並開始生產的資格。

他在空間、設備等方面的需求,將成為「所需物品」主清單的一部分,

而製造或提供此類物品的人最終將提供所需資源,使他能夠開始生產。[51]

 

2024-12-26

未來的世界 p50

 

然後,隨著髮型流行再次變化,或是對梳子的需求「熱潮」得到滿足,

庫存再次增加,從而向電腦發出信號,將梳子的評級降回5

(或甚至更低,如果現在市場上出現過剩的梳子)。

 

雖然我們並不打算在這本小書中回答新體系運作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

但我們希望勾勒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來應對啟動新事業時「籌集資金」的問題。

 

在當前以貨幣為基礎的經濟體系中,

若一名企業家設計出一種他認為有需求的新產品,

並希望開始製造和銷售該產品,他將面臨籌集相對大量資金的問題,

這些資金將用於購買生產所需的設備、土地和建築物。

 

他可以通過私人途徑籌集資金,

即向可能願意投資於新項目的朋友或熟人尋求支持,

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投資有可能通過利潤「獲得回報」。

或者,他可以去銀行,

並以自己大部分個人資產和新企業的所有資產作為抵押,

來獲取貸款以啟動新項目。

他的最終選擇是成立一家有限公司,並向公眾出售股份。

(譯註:或是向風險資本家進行提案說明。

 

在我們所構想的新的無貨幣體系中,這樣的製造項目將如何啟動呢?[50]

 

未來的世界 p49

 

第八章

 

商品與服務

 

我們解釋過,當前的貨幣經濟允許商品和服務的自動調整,

使得需求與供給能夠相互平衡至少從長遠來看。

 

然而,在沒有金錢且沒有利潤動機作為激勵的情況下,

如何才能確保所需的產品會被製造出來,和所需的服務能被提供呢?

 

我們再說一次,利潤或個人利益的動機將被「給予他人」的渴望所取代。

但仍需要一種機制,讓那些希望透過(例如)製造業提供服務的人,

能夠知道哪些商品是最需要的。

 

我們將透過一個例子來解釋。

假設有一個大型且正常運作的社區例如一個城市正在依照新的模式運作。

所有商品都被賦予 到 之間的一個評級數字。

這些數字與物品的「價值」無關,

而是透過其波動顯示任何時間點的供需情況。

以梳子為例。

梳子是一種相對較小、目前價格便宜的物品,

通常是灌入熔融塑膠在大型機器中注塑成型。

假設當我們第一次查看這個問題時,梳子的需求和供給大致平衡。

這使得梳子的評級為 5

現在想像髮型流行發生變化,在幾個月內,梳子的需求大幅增加。

這種需求將通過以下事實來顯示:梳子的可用庫存或「存貨」正在下降,

因為大眾「消費」的梳子數量超過了目前的生產量。[49]

中央登記處或電腦會記錄這一變化,

並自動將梳子的評級從 調整為 6,甚至 7

這種評級變更有兩個作用:

1)  向消費者發出梳子短缺的風險信號,

     從而提示他們減緩取得梳子的速度;以及

2)  向梳子製造商和有資格從事該「行業」的人發出信號,

 表明此時生產更多梳子是一項需要的服務。

 

2024-12-24

第七章 嶄新的方式


第七章


嶄新的方式

 

為了建立一個不以貪婪為基礎的系統,我們現在已經確立了三個主要關鍵,

而這個系統能夠創造與現行經濟模式一樣多的財富(並且最終會更多)。

1)假設人類放棄了貪婪,並希望為他人服務和奉獻。

2)人類對宇宙法則有基本的了解。

3)貨幣將被其他協定所取代,

這種協定將使目前大量從事會計、銀行業務、稅務和資金調度的勞動力,

能夠轉向更具生產性的工作。

 

所需的是一種方案,能夠利用人們對他人奉獻的渴望,

並以此方式促使所需或需求的商品與服務得以被供給。

這個機制必須是自動的和自我管理的(如同目前的機制),

而且任何人都不應被迫從事他們不願意做的工作。

 

因此,必須存在某種動力能促使人們從事他們可能認為不那麼理想的工作,

即使這種動力並非以賺取額外金錢的形式出現(假設貪婪已經被克服)。

 

我們建議,從事較不令人稱心的工作動力,

可以純粹來自於為自己的同胞提供更有用或更有意義的服務的成就感

所需要的只是一種機制,用於向人們傳達

在任何特定時間點,哪些職業類別是更為需要的。[45]

這是非常可行的,例如,根據就業市場上的供需情況對每種職業進行評級。

最初,所有職業都可以在 到 的評級範圍內被賦予數值 作為起點。

這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平衡狀態,

也就是這類工作的機會數量與自願從事該工作的人數大致相等。

 

這些初始的職業評估數值,

隨後將根據各類職業對勞動力需求的變化進行持續調整。

我們將舉一個例子。

假設這個新系統在一個大城市中運行。

進一步假設,在一間大型麵包店擔任麵包師的工作目前評級為 5

這個評級意味著,從事該類職位的人數足夠,

既沒有志願者不足,也沒有過剩。

 

現在假設有一些人基於各種原因從麵包師職位退休,

導致願意從事這項工作的合格人員突然短缺。

信號將被傳送到中央登記處或電腦系統,

迅速將這個職位的評級提高,例如 或 7

這反過來會成為向大眾發出的信號,

告訴他們通過自願從事這項工作,他們可以滿足一個較大的需求

 

由於個人會受到服務熱誠的激勵,

這種「通告」將吸引需要的人前來填補空缺的職位。

 

隨著職位逐漸被填補,且對麵包師的需求減少,

該職位的評級將逐漸回到 這個中等水平,表示需求和供應大致相當。

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就業市場的需求和供給,而不是商品和服務市場。

 

假設情況相反,有太多的人想成為麵包師(畢竟麵包的香味很誘人)。

這將導致該職位出現人力過剩,

電腦系統可以將「麵包師」評級降為 甚至 3

表明該職位的志願者供過於求,

這些人可以通過轉向需求更高的工作以更被需要的方式服務他人。[46]

剛才給出的例子預設的是一個有數十萬人的大型運作社區。

在較小的社區中,職位評級可能不必要,

只要一個以某種方式張貼或廣告空缺職位的系統。

可以假設,當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被過度填補時,

他會意識到這一點,並自願尋找一個更被需要的職位。

我們在本章中討論的是就業市場上需求和供給的問題。

下一章將探討相同的問題,但內容是關於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與供給。[47]

 

[48] 空白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