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阿克巴(譯註1
) 是最偉大的蒙兀兒王朝(Moghal)的一位皇帝。
他愛護人民, 尊重所有宗教裡偉大虔誠的靈魂。
.
他聽聞納拿克(譯註2
)古魯(譯註3
)的名聲,
以及納拿克為了結合印度教和回教所作的努力。
他渴望在皇宮裡款待並榮耀納拿克。
所以透過他的使節發函給納拿克, 致上他的敬意,
並請求納拿克為他的皇宮增添光輝。
納拿克古魯回復使節:
"我只回應上主的召喚, 祂是帝王中的帝王, 我只進入祂的殿堂。"
.
使節傳回了這則訊息給阿克巴。
阿克巴對納拿克古魯更加的尊敬,
所以再次發函請求, 至少能在清真寺與他會面。
納拿克同意了, 並且真的在約定的時間來到清真寺。
阿克巴和納拿克皆受到穆拉(回教大師或教士) 合宜得體的歡迎儀式。
依照慣例, 首先穆拉應該先唱頌祈禱詞。
所以他就跪著, 並且大聲的祈禱。
納拿克大聲的發笑。
所有在寺內的回教徒都生氣了, 但由於皇帝在場, 所以沒人敢說什麼。
接著是阿克巴跪下來, 然後祈禱。
納拿克立刻笑得更大聲。
此時清真寺內的氣氛變得很緊張。
信徒們氣得漲紅了臉, 他們抽搐的嘴唇按耐不住要攻擊納拿克。
阿克巴以沈默姿勢制止了信徒們。
當他們都走出清真寺,
阿克巴非常謙卑的問納拿克:
"哦! 至尊! 我可以知道您為什麼在禱告時大聲的笑嗎?
這適合您嗎?"
.
納拿克回答: "哦! 大帝, 我如何能克制不笑呢?
當我能清楚的看到,
穆拉和尊貴的陛下在祈禱的時刻, 都沒有想著上主。
穆拉和尊貴的陛下在祈禱的時刻, 都沒有想著上主。
穆拉想著他虛弱的兒子, 而您則想著別人送給您的那對美麗阿拉伯馬。
穆拉或陛下這樣值得被稱為是在禱告嗎?
這不是虛偽嗎?
穆拉和皇帝請求納拿克的原諒,
並感謝他讓他們張開眼睛正視自己的缺點。
並感謝他讓他們張開眼睛正視自己的缺點。
.
記住, 禱告不僅僅是機械式的背誦一長串讚美上主的話。
它是誠摯的嘗試去喚醒和激發我們內在的神性。
我們在禱告時應該完全的專注。
重要的是感受, 不在禱告的聲音, 也不在禱告的文字。
"奉承不過是一種拙劣的崇拜" 。
.
來源: Chinna Katha II,
145
本文譯自:http://laluni.helloyou.ws/askbaba/stories/s1021.html
.
譯註:
1.
阿克巴(Akbar) : 中印度時期, 蒙兀兒王朝(Moghal)第三代皇帝,
他建立一種新宗教「神聖宗教」,意為神的信仰,
這是一種回教、印度教、基督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的混合物。
其主要特點是:一神論,他希望以此來調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之間的矛盾。
阿克巴始終維持了各種宗教信徒對他的忠誠,他對宗教的寬容令人難忘。
儘管阿克巴自己目不識丁,他卻讓自己的宮廷成為文人和藝術家雲集之地。
2.
納拿克( Nanak) :, 錫克教第一代教主
納拿克對宗教富有熱誠,對世事極為淡泊,
最後甚至離開妻兒至曠野過修道生活,38歲時悟道。
有鑑於當時強大的回教勢力與印回兩教不斷的宗教紛爭,
納拿克便把印度教的梵天神與回教阿拉神加以融會調和,
衍生成非印非回、亦印亦回的錫克教。
3.
「古魯」靈性的導師, 排除黑暗者
. 梵文GURU, .GU 黑暗 RU排除
阿克巴(Akbar) : 中印度時期, 蒙兀兒王朝(Moghal)第三代皇帝,
他建立一種新宗教「神聖宗教」,意為神的信仰,
這是一種回教、印度教、基督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的混合物。
其主要特點是:一神論,他希望以此來調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之間的矛盾。
阿克巴始終維持了各種宗教信徒對他的忠誠,他對宗教的寬容令人難忘。
儘管阿克巴自己目不識丁,他卻讓自己的宮廷成為文人和藝術家雲集之地。
2.
納拿克( Nanak) :, 錫克教第一代教主
納拿克對宗教富有熱誠,對世事極為淡泊,
最後甚至離開妻兒至曠野過修道生活,38歲時悟道。
有鑑於當時強大的回教勢力與印回兩教不斷的宗教紛爭,
納拿克便把印度教的梵天神與回教阿拉神加以融會調和,
衍生成非印非回、亦印亦回的錫克教。
3.
「古魯」靈性的導師, 排除黑暗者
. 梵文GURU, .GU 黑暗 RU排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