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3

第六章 一體靈性

 

第六章

                           

一體靈性

 

我們的一體靈性是一個宏偉的主題,不可能確切的給予定義。

而且,如果我們考量一體靈性連結一切人事物、維持一切人事物、

是萬物不可分割的一體性,

那麽,我們能從哪一個適當的角度客觀的描述它呢?

既然定義的本質是爲了客觀、含納、以及界定是和不是,

那麼,我們如何能構想出我們一體性的絕對定義呢?

若沒有以教條影響我們的感知,或將它們貶低爲搖擺的虛飾,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我們將榮耀那已賜予我們的覺知財富,

並且,為了更廣博的理解,謙卑的運用它們去創造一個拼圖。

如果這喚起我們與神聖真理直覺上的連結,那麼我們是受到了極大的賜福。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對無限含容的單純性感到驚訝奇妙。

當我們求助於靈性,我們是在虔誠的感恩並祈求靈性的臨在,

它使萬物一體並連結。

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靈性。

那是我們一體性的完美和光輝。

 

儘管它浩瀚無垠,無止境的延伸,

耶穌指出:「靈性」是存在的三個偉大支柱之一。

「愛」、「金剛微粒」、以及「靈性」是我們意識的里程碑,

並不是因爲它們是個別的存在,

而是因爲每一個都代表存在的一個基本層面,

它們提供智慧和定性,以支持我們對於創造的理解。[131]

 

摩西放棄舒適的古埃及宮廷生活,帶領希伯來人脫離奴役之苦,

他這麼做是基於一個革命性新觀念的力量。( 譯註:CH6-p132-1 )

那個觀念是非常單純的確信:只有一個上主。

他的觀念是革命性的,

他沒有將他的命運交託給一個政治上的神,或是變幻莫測的許多神,

而是寧願將他的命運交託給宇宙的創造者,

祂也是一個被人格化的上主,

祂傾向於將祂的影響力賦予個別的人,也能夠了解做人類的情況。

那改變歷史的根本思想是:

摩西清楚的意識到上主是萬物之源,雖然不見得是萬物的外相。

他知道萬物無限的形式與形態,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生命源泉。

只有上主〜那最初唯一的本體!

摩西認定了上主和不朽性都不能在外在顯現中尋得。

高等力量的知識只能透過尊重單純性而獲得,它最終將朝向一體性。

如果沒有這個理解,我們會專注於錯綜複雜事物的混亂,

以不同的神明來解釋矛盾的現象。

這導致「誰信仰的神較偉大」的爭論和戰爭,

而且,我們因此失去了神性的重點和力量。

 

因為這對人類歷史的宏偉貢獻,

創造了一個整合與統一人類意識的基礎,

這在先前的世界觀裡,如果不是難以想像,也會是不可能的。

耶穌鼓勵我去相信:

對於靈魂非凡的發展,以及了悟只有一體靈性,

我們再一次處於關鍵性時刻。

 

當人類邁向那更偉大的覺知時

會擺脫現在盛行於世,關於靈性的三個基本誤解。

一個是認為靈性與身體是分離的。那不是真理。

身體是由「愛」、「靈性」、以及「金剛微粒」完整組合的個體。

這些是整體不可分離的層面,

然而每一個各自擁有的特質是可以辨認的。[132]

譯註:CH6- p132-1

摩西,《舊約》中希伯來人的先知和立法者,曾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回應時,我問道:

如果這三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爲什麽我們必須分別去覺察它們呢?”

 

從上主的觀點看來並沒有差別。

然而,你永遠都被賜予了生命目的、覺知、以及持續性,

作為你自己特有的自我。

爲了支持這個,

你被賜予你特有的覺知中心、自由意志、以及你與造物主特有的連結。

這個連結就是我所說的「神聖天心」,

那兒是你的「愛」安住的地方,也是你覺知「無極」的起點。

這個超凡的地方是賜予上主兒女們的聖殿和力量。

你可以比喻「神聖天心」爲一個純淨的水晶稜鏡,

上主之光透過它然後折射,以建立並展現唯一且獨特的盟約。

正如單純的白光透過稜鏡衍射爲七彩繽紛的光束,( 譯註CH6-p133 )

上主單純的真理也同樣成為適用於多姿多彩的生命。

因此,從你心的觀點看來,

你確實以三個本質體驗這世界和你的身體。

你這樣做是正確的、有效的、且明智的。

然而,他們都是同一體,所以「靈性」和「身體」並沒有分離。”

 

第二個誤解是:認爲「靈性」和「身體」形成二元互補。

那也是錯誤的,因爲「靈性」和「身體」是同一體的。

西方思想的歷史遺留給你們二元的觀念,

並由此發展出你們的思想和行爲模式。

人類從「對立」的角度看所有事情。

他透過下測量上,透過北測量南,透過黑測量白,透過清晰測量模糊。

比較的尺度有助於辨別事物,

但這樣的尺度,只有在範圍的兩端都是可知且可供觀察時才有效。

但是,當兩端超越你的意識範圍時,尺度就不再適用。

因此,當二元思想臨在時,「無極」就被迴避了。

目前,科學被阻絕於「無極」之門外,因爲它被鎖定在二元思想裡。

基於同樣的原因,「唯物論」的動機無法理解「無極」。

當你相信「靈性」與「物質世界」是對立的,

你便失去了過完整靈性生活的能力。

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

多少次你曾聽到有人說:‘這是屬「靈」而不是屬「世」的[133]

 

譯註CH6-p133

稜鏡,在光學中是一種透明的光學元件,拋光與平坦的表面能折射光線。

光從一個介質移動到另一個介質時(例:從空氣到玻璃稜鏡),速度會改變。

結果是,光的路徑被曲折,並且部分光被反射。

折射率與光的頻率有關,

混合著各種頻率光的白光進入稜鏡時,不同頻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偏折。

例如:藍色光的減速比紅光多,因此偏折的也比紅光多。

這會造成色散的現象,將光線分解為不同的光譜成分。

圖示:三稜鏡將構成「白光」的顏色展開成頻譜。


靈性並未與任何人事物分離。

靈性存在於萬物之中,並且屬於萬物。

當你了解這,你就獲得昇華世界的能力。

當你認為人事物與「一體靈性」是分離的,你就無法看到它內在的生命。

更甚者,認爲某一個事物缺乏靈性,是對它最大的譴責。”

 

第三個誤解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

在人類各個種族以大自然爲根本的部落時期,信仰衆多的神靈是很普遍的。

當人們觀察自然界的力量,以及環境影響的眾多起因時,

這類想法擁有合理的基礎。

如果,這種概念以它們原本單純的心態而被放下,那就不會有傷害。

然而,這類誤解最後發展成為宣揚信仰多元靈性的宗教和哲學,

有一些是,有一些是而不同的靈性聯盟競爭統治世界的地位。

真理是:只有一體靈性」!”

 

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思想也有其肯定的層面。

那些信仰多元靈性的古老哲學,誘導人們開始洞察人類的個體性。

認知每一個人是一個個體,這對人類是一個巨大的躍進。

由於人類在了解「愛」之前了解「靈性」

「靈性」形成了人類感知「個體性」的基礎。

現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你可以更精確的說,

你的「愛」定義你的個體,

一體靈性」依據每一個人的「愛」作出獨特的回應。

正是依據你的「愛」~或者愛的狀態~你才被認知。

正是依據你「愛」的本質,你的性格才被形成。

一體靈性」是完全不可分割的,卻可以對每一個個體作出回應。

 

我曾詢問耶穌有關「聖靈」以及「聖靈」與萬物一體靈性」的關係

那是一個饒富神學含意的主題,

然而,由於我個人不願被定位為神學家的角色,

導致我忽略了為耶穌闡明一些重大差別的重要性。

因此,在早期版本裡,我沒有完全傳達耶穌關於這一主題的解釋。

我爲此深感抱歉。

我希望現在能彌補因為省略所可能引起的混淆。[134]

這也使能更加粹煉這一章的文字表達。

雖然許多次耶穌提醒我:上主是萬物的定義者,而非被定義者,

但是,語言文字依然能塑造我們的意識。

基於神性浩瀚的含義,

有時候,文字的改變可以引導我們的思想,並且將我們的覺知具體化。

否則我們可能震懾於概括性的敘述,或陷入模糊的困境。

 

一體靈性」和「聖靈」都是上主在不同層次所呈現與表達的面向,

它們被體驗的方式和觀察的角度皆有所不同。

「聖靈」是上主的純淨之光,

尚未透過創造的稜鏡,折射爲分佈潛能的彩虹,以及衍生的萬物。

上主的純淨之光永遠與你同在,並且隨時引導你。

它以最純淨的方式呈現「愛」與「靈性」的美好。

同時,「一體靈性」的分佈潛能是上主涵容的整體性,

它連結並整合生命所有的部分。

「存在」的一個偉大秘密是:

「靈性」擁抱所有創造的潛能,包含自由意志的所有越軌和偏離,

但是卻人格化上主的神聖、意志、以及力量。

 

靈性的分佈遍及自然界,很容易被任何觀察力敏銳的人看見。

從這些感知,古人發展出不同的理論、概和信仰,

產生了泛神論(上主是無所不在的),( 譯註CH6-p135-1 )

以及多神論(存在許多的神明、或境界、或上主)。( 譯註:CH6-p135-2 )

這些感知足夠真實,

但是,由它們所引出的結論,卻無法滿足人類靈性了悟的最高需求。

事實上,人類與造物主原始純淨之光的連結,

一直是容易接近且不斷在召喚的。

只是因爲錯誤的指引、注意力的分散、和信念的缺乏,才使它沒有被了知。

「聖靈」對於任何一個願意接受的人開放。

它是天真的、智慧的、和充滿愛的。

它可以帶來更新、啟蒙、指導、以及最偉大的靈感。

一個人必須單純的在正確的層次上尋求指引。

我告訴我的使徒:把「聖靈」視為他們的顧問。

這並不意味著:上主不能在自然界和世界的所有層次裡被找到。

誰能斷言上主會如何在獨特的場合與你說話。

畢竟,上主從荊棘裡顯現給摩西看!( 譯註:CH6-p135-3 ) [135]

譯註:CH6-p135-1

泛神論 ( Pantheism )

將自然界與神劃上等號,強調自然界的至高無上。

認為神就存在於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並沒有其它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這種觀點曾流行於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的西歐,代表人物有布魯諾、斯賓諾莎等。

 

譯註:CH6-p135-2

多神論 ( Polytheism )

始於原始社會後期,相信眾多神靈之存在,如:主行業、主地區,主自然,

崇拜者可隨己意在不同情況和需要下,選擇不同的神靈加以膜拜。

多神論中,神靈者常有階級之別,

通常有一最高的主神,其他的各有本領,又互有關係。

 

譯註:CH6-p135-3

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第三章「上主召喚摩西」

32 在那裡,上主的天使像火燄,從荊棘中向摩西顯現。

 

然而,依據經驗法則,

從所有生命的衍生事物當中尋求神性的指引,

可能是誤導多於啓發。

一個人可能會迷失在矛盾和迂迴的訊息迷宮裡,

這些訊息可能只是在服務自己的規畫和信仰。

聽從這些喋喋不休的聲音,將不會為你帶來最高層次的理解。

雖然如此,如果你沒有看到遍及萬物的靈性連結與一體性,

你可能會迷失在分離的幻覺、批判、甚至是歧視裡。

尊重這靈性等式的兩邊需要許多的智慧。

 

有時候,爲了進一步強調靈性的「一體性」以及無限的神秘,

耶穌會稱這偉大的力量爲「無極靈性」( the Infinite Spirit )

這個名稱使我感到安慰,因爲它釋放了腦中交錯編織的壓力,

我的頭腦可能還執著於整合一體靈性」和「聖靈」之間的任何差異。

它給我一種無形中的領悟感,而不必在理智上去消除這等式兩邊的疑惑。

 

文字可以是非常具有聯想性的,而耶穌的遣詞用字相當好。

當他提及萬物背後全能、全知的力量,以及那維繫萬物一體的力量時,

他會使用上主( God ) 這個詞

當他似乎有意指向帶動生命的意志、美善、和愛的神性力量時,

他會使用造物主( Creator ) 這個詞

為了表明不僅是他自己,而是所有靈魂與上主間的個人關係,

他會使用天父( Father ) 這個詞

這個詞在我們討論愛、安慰、原諒、和個人的開悟

有時甚至紀律」時,常常是很重要的。

雖然,父母親關係並不只限於父性,但是對於耶穌,這是最自然的表達,

而我無意爲了配合時宜去改變他的用詞。

如果天母( Mother ) 一詞讓你感覺更好,

那麽我相信這仍然在耶穌的含義範圍內。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並不是爲了強化父權制

而是爲了表示我們與神性有一個個人的關係,

在這個關係裡,上主全能的臨在選擇安住在我們個人之內,

使我們成爲神性的一個延伸和繼承者。[136]

 

耶穌提及上主、造物主、天父、和源頭時,

通常是指那愛和創造的最根本的力量。

靈性傳達上主的旨意和存在,

從而提供我們一個與源頭充滿活力且動態的連接

靈性多半被描述為長養萬物的力量

耶穌深入的講述這個靈性固有的天性,

因為在我們大部分的生活和經驗中,這是我們了解一體靈性的方法

同時,耶穌強調靈性整合的概念

技術上而言,我們的一體靈性是根本的生態系統,

在這個系統裡所有事物共存,永遠在互相組合和互相影響

作為我們一體性的信奉者和保護者,靈性是萬物純淨的、堅不可摧的基礎

然而諷刺的是,因為它遍及於萬物,

靈性永遠不能被任何感官或儀器徹底的察覺

因為根據定義,一種本質僅僅能通過潛能的波動和差異而被察覺

 

“如果我們和它是同一體,那我們如何能認出它呢?”

“這必須先從理解而非感知著手。”

 

這帶來了關鍵性的洞察

根據耶穌所說:

靈性領域是不可分割的,

反之粒子領域是可分割的。

依據其可分割的真實本性,

粒子可以被檢測和被定義,反之靈性卻不能。

粒子是個別的和可細分的現象,

它由最初存在的連續母體浮現而出。

考慮一下這個例子:

一個原子與金剛微粒相比是相對大而複雜的。

一個原子因其組織與結構,可以被看成是與其它的原子分離。

同樣的,牧場裡的一塊石頭是有別於另一塊石頭的。

因此,所有物體都具有分離和可分割的標誌。

大小對這個事實而言毫不相關。”

 

愛加上粒子的可分割性和靈性的不可分割性,

我們就得到一個重要偉大的三角形,這也是造化的精彩與雄偉[137]

經由愛的指引,不可分割靈性的無限潛能產生了可分割的物質。

然後,像大海的波浪,可分割的物質又再臣服於同一體。

例如一個人,我們不正是如此嗎? 同為人類卻有許多不同觀點。

例如一個家庭,我們不也是有許多成員的一個整體嗎?

又例如一個團體,我們不也是如此嗎?同為人類卻有無數不同的外形。

他富有詩意的概述我的頭腦僅僅可以拼湊的概念,

“你可以把整個宇宙看成是可分割物和不可分割靈性的

一部精彩芭蕾舞劇,由卓越的愛的大師所設計。”

 

在這由可分割和不可分割所構成的偉大交響樂裡,

你就是你的本性~愛。

耶穌的解釋如同將這些宇宙的旋律譜成了美妙的樂章。

“透過靈性的一體性,宇宙得以維持一致。

而萬物都在一個連鎖的關係系統裡運作,

每件事物都有所歸屬,並有其位置。

靈性是最終的溝通媒介,因為它是不可分割的。

經由靈性持續不斷的本質,所有的思維和意圖都被傳送表達。

當人類醒悟到這點時,越來越多的人將擁有天賦,

如:預言能力、超物質的視覺、心靈溝通、他心通,

超越曾經被稱為虛空的地方,並且了解根本就沒有虛空。

曾經感覺的孤獨,當認出空間是被愛和連續性充滿時,將只感覺到舒適。”

 

“在存在的偉大三角形裡,「愛」連接和指揮「金剛微粒」,

而「靈性」與「愛」共振,並且在完美的和諧裡連接所有物質。

在這個創造的無限循環裡,每一個都是整體的一部分,

但卻有三個可辨別的功能。( 譯註:詳p48 , p51 ) 

經由靈性和物質的連接

你能觀察到可分割變成不可分割的微妙而關鍵的位置點。”

 

帶著顯著的清晰神情他補充說,

“清楚的定義不可分割轉變成可分割的位置點,是理解的重要階段,

這將帶領科學進入下一個千年。

現在,科學進步最大的障礙,來自於研究可分割的物質領域,

並將其它不可理解的未知當作對襯的背景。[138]

可以設想的是:

當在靈性領域和以儀器使用學問研究爲特徵的可分物質領域之間

建立起橋樑時,其餘的一切將真相大白。

更明確的說就是:當靈性的不可分割性被承認,

然後研究的焦點集中在不可分割成爲可分割的轉變區域時,

真相將大白。

怎麽可能有一個在分離的律法下運作的不可分割的領域呢?

需要從更廣大的角度探索新的概念,

其中對不可分割和可分割之間橋樑的領悟,是對愛的力量的尊重。

 

這是一個相當徹底的聲明,

因爲它清楚而含蓄的指出,愛甚至可以延伸到實際技術功能的層面,

不僅是追求存在,和為了存在而指引的動力。

關於耶穌已提示的這些,我請求更多的資訊。

稍後他會揭示更多關於「愛」的功能。

然而,當時耶穌只提供了以下關於交換與溝通的比喻。

 

“比如,讓我們看看溝通的模式,

如果不是因爲連接我們的靈性,我們根本無法溝通。

溝通的本質要求是:

我所說的,或我能夠提供的,對你而言有成爲現實的可能。

否則我的聲音將不是溝通,而是毫無意義的聲音。

現在,從另一方面而言,

如果我不能提供一些你已經擁有的東西,我們的溝通將沒有意義。

所以你看,溝通是在可分和不可分之間的一個微妙轉換。

相互的理解發生在可分成為不可分的交界點。

在那個交界點,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理解的重要交流。

讓這個交流得以發生的是:我們所分享的愛。

如果不是因爲連接我們的愛,我就不能給予,你們也不能接受。

所有溝通的促進者是我們「愛」的本質。”

 

“溝通是否必須始終是直接和明確的?

或是否一體靈性充滿著愛所指揮的含蓄溝通?”

他帶著滿意的神情輕柔的微笑,好像暗示我已經回答了自己的問題。

當然我已經回答了,雖然在那一刻我想要他的肯定。

但他的表情已經足够了。[139]

 

幾年後,我經歷到一個關愛的力量促進溝通的感人的實例,

故事發生在僅僅隱約的知道對方的兩個靈魂之間。

這個故事帶來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即愛的存在如何能爲彼此的回應建立基礎。

這事件發生在我西沃思堡的畫廊外面。

這座小型別墅式的建築與塔克鍾速食店相連,

一條繁華的大道上,直接緊挨著餐館的免下車服務窗口。

我們之間的土地呈階梯形,因此我們的畫廊低他們的車道四英呎

有一天我正在更換一些磚塊,

它們是從隔開我們這兩個建築的盒式花架上掉下的。

當我工作時,忍受著有毒的烟霧、引擎的轟鳴、和音響的噪音,

我同時也成了每個訂外賣的人的觀覽物。

儘管我努力不引人注目,我的不適大概對每個人都顯而易見,

而且我也確實感覺到一種令人不安的脆弱。

這條街道大部分住的是城市的菁英,然而它也接近一個貧民區。

因此,在我旁邊和上方經過的車流,反映了人口資料統計中居民的狀况。

所有的車輛都完整的陳列在我面前,

從飄盪著古典音樂的寶馬,

到有彈簧减震器和大聲消音器的1965年産雪佛來。

突然,我被在我頭上尖叫的一種奇怪的噪音嚇了一跳。

那個收音機音量大得震耳欲聾,

更糟的是,那是一個我不太喜歡的重搖滾(劇烈搖滾)音樂電臺。

迅速埋頭繼續我的工作,我决定不予理會直到它離開。

在那種難受的情形下,

我感覺自己像一隻躲在洞穴中的兔子,

努力尋求我可以專注的一個愛的面向。

所有我能聯想到的是,野兔在爲情况所逼迫時四下尋求掩護。

當我想像自己與這些小動物溫柔的共存時,最神奇的事發生了。

那位車中的男子停止加速他的引擎,

並切換到一個浪漫的電臺,還將音量調小了!

他在等他的外賣時一直如此。

然後,他一邊開車,一邊調整回他喜歡的電臺和音量。

伴隨著一聲巨大的轟鳴,他離開了。[140]

 

在那個體驗中,我見證了耶穌所教過我的。

一體靈性在每件事物裡,而且包含著存在的一切。

它是萬物的一體性。

因此,它是我們與上主關係的神聖之處,

也是在人群團體裡我們感覺到的彼此的聯結。

 

我問耶穌是否可以幫助我了解那個概念的寬廣和深度。

 

於是他建議,

“讓我們先休息片刻,然後做如下的練習。

找個舒適的姿勢,舒展和放鬆身體。

深深的吸氣,準備好讓自己平靜下來。

想像你自己是上主的愛的一個面向~整體中的一個單位。

現在,盡你所能的擴展你的心、頭腦、和靈魂,然後凝視「萬物」。

在這靜觀的過程中,

讓自己平靜下來,並且明白自己是整體的一部分。

一旦你做完這一步,

然後就接受和想像「萬物」在凝視你!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它,

這是你與一體靈性之間永恆的對話

現在,想像存在裡的每一個生命都在這永恆的對話中。

這「個體」和「整體」的對話是生命無盡的節

那裡沒有分離,只有生命的

給予和接受說和聽教導和學習前進和後退出現和消失。”

 

當我練習那個冥想時,

我開始體驗我們的一體靈性對不同的人、事和生命的不同面向共振的方式

~完全沒有分離。

 

在這龐大的多樣性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傾向是很自然的,

耶穌說那只是自然的,而且僅僅是我們個體性的反映。

有時我們能注意到我們自己和其他人之間在能量振動方面的和諧。

在近十年裡,「好和壞的振動」的說法,正表達了那一領悟。

當孩子們認為某些事物擁有「好的振動」時,他們是很敏銳的。

當然,每件事物都有它自身特定的振動,

儘管它接觸其它事物時引發的共振,不見得適宜於兩者。[141]

 

“經由靈性的共鳴,你可以知道任何人事物的品質和意向。

這些共鳴在它們附近的其它共鳴聯合起來,

譜成旋律的動態模式或是宇宙之歌。

這就是為什麼「音樂」比其它藝術形式更能帶動靈魂直接進入靈性的交流。

事實上,這一原理也適用於「美」的所有面向,

因為「美」代表一種特殊的和諧,以及一體靈性內的同步性。

「美」是靈性之道上的一個里程碑。

凡是你發現「美」的地方,也可能在那兒認出真理。

當你透過生命跟隨靈性的指引時,

「美」是確認你正走在和諧之上的一種感知。”

 

身為一個藝術家,那個陳述自然的激起了我的興趣,

而且,我特別有興趣去聽他對於「真理」和「美」的想法。

 

“首先,讓我們看看「直覺」和「美」。

正如你所知道的,藝術是一種直覺的過程。

無論任何藝術形式~繪畫、寫作、音樂、或雕刻~

藝術家主要的創作方法是直覺的發現和表達。

正因為如此,當直覺不被架構過度的影響和限制時,直覺運作得最好。

然而,沒有被引導的直覺很少有具意義的結果。

因此,「美」和「直覺」彼此是最完美的配對組合。

美是導向直覺的最佳光芒,因為美是愛的一個面向,

美喚起和昇華自然秩序與潛能,而不依賴於架構

 

直覺為正在展現的意識清出了一條道路,

美的里程碑使這成長中的意識專注於現實中永恆的事物,

然後真理就被發現了。

「真理和美」兩者都是宇宙中永恆的事物,一個是啟示,另一個是現。

雖然我說「永恆的事物」,我並不是指「固定的」。

我是指在任何情況裡,永遠都是可得的。

 

在每一個新的創作裡,藝術家將摸索而通過幻相、混淆、和考驗的密林,

直到一個恆久不變的原型展現在他面前。

這就是他的心和行動要賦予生命的形象、聲音、或概念。

他認出在他面前的美,不亞於一個母親了解她的孩子,

即使一個漠不關心的旁觀者可能根本不會發現任何特殊之處。

這個藝術家在正在展現的形式中發現了永恆的事物,那對他是美麗的。

以後,或許,其他人也將讚美它。[142]

 

“在藝術的歷史裡你已經看過這個循環。

一種美的形式出現而且集中了文化成長的方向。

逐漸的,這種美會失去它啟發和激起模仿的能力。

最終,它被當作是一種過度甜蜜且過時的形式而延續著,

根據不同情況能點綴外表,使生活的表面更加可愛或庸俗。

然後突然間,從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

新鮮的覺知帶來新的審美意識和生動的立場。

像鳥兒在春天孵化,創新的感受突破了主流觀念的面紗,

同時為「美」的主題帶來新的生命。

通常在開始時這樣的立場不會被當作「美」被接受,

因為人們帶著舊有的偏好來看待它們。

許多人所認為的「美」舊有環境一成不變的壯麗。

然而,那些指引和培養「美」的進化的人知道,

「美」的本質實際上是對有生命的真理的感知,

是一個充滿直覺和尋求的一個持續過程。

 

“思想也是一種藝術形式,或許是人類最細微的一種藝術形式。

同樣的,當它有「直覺」和「美」相伴時運作最好。

 

當我們思考時,我們創造想法和圖像,這讓我們的意識發展和擴大。

尤其特別的是,像一體靈性這樣浩大和朦朧的主題,

為了展現和觀察我們的思想,擁有提供不同觀點的推論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我們不能定義靈性,但是我們能想像它並且加深我們對它的理解。

在這過程中,關於一體靈性,

無極或許是我們最接近和最有效的輔助論點

如同靈性,無極也不受限制,因為它超越了大小、品質、和潛能。

無極是宇宙完整性固有的功能和特性的一個面向,

它不是對一個可能存在的維度的估計。

沒有任何一種架構能夠充分的解釋和容納「無極」。”

 

直到最近,「無極」仍被科學所忽視,

被當作是一種神秘的概念,完全不可計量和無法控制。

「無極」同樣的挑戰關於分析簡化論的哲學架構。( 譯註:CH6-p143 ) [143]

譯註:CH6-p143 簡化論

社會調查的一個名詞。指用個體層次資料揭示宏觀層次的現象。

即用比較低的分析單位來測量,而作出的是比較高的分析單位才能得出的結論。

 

如同靈性一樣最好將無極看作是一種合一與協調的基本要素,

而不是區分和度量的基本要素。

目前由於哲學和自然科學開始面對整體思維這個關鍵問題,

無極可能為此提供更多有趣的選擇,來進行探索和思考。

根據耶穌的介紹,靈活與彈性對於打開這些新的了悟之門是至關重要的。

 

實際上,當我在此傳達耶穌的話語時,

一個靈活與彈性的練習可以提供更擴大的視野。

如果你願意加入這探索宇宙的旅程,

我們將先旅行到「浩大之處」,然後轉而探究「小」的領域。

然而,在我們開始太空旅程之前,

了解一下「古戈爾普勒克斯」googolplex ( 譯註:CH6-p144-1 ) 這個名詞,

可能對我們會有幫助。

那是一個極端大的數字,由「古戈爾」googol組成。

那什麼是古戈爾?那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儘管與「古戈爾普勒克斯」相比是十分小的。

「古戈爾」的數學形式是數字“1,後面跟著1000,或10100次方。

讓我們描述一下這個數字在現實中是如何巨大:

早在二十二世紀以前,阿基米德計算出1063  ( 譯註:CH6-p144-2 )

1063次方粒的沙子(此數遠遠的小於10 100次方)

將可以充滿宇宙~當時所了解的宇宙。

今天我們所知道的宇宙包括至少一千億個星系,

每個星系平均包含一千億個星球。

加上那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的電子質子和中子,

以及組成恒星行星暗物質 ( 譯註:CH6-p144-3 )

和每一個其它物質組合的所有其它存在的微粒。

那個數字等於10 86次方倍率,這仍然相當的少於一個「古戈爾」。

然而,我們的整個宇宙,大約縱橫一百五十億光年,

如果它充滿了緊密的亞原子微粒,假設在它們之間沒有空隙,

微粒數目總額將高達10 132次方。

那數目也只是比「古戈爾」(10 100次方)大一點而已!

與這個數目相比,「古戈爾普勒克斯」是多大呢?

一個「古戈爾普勒克斯」是10 10次方的100次方。

僅僅為了打印數字1後面的0

所需要的紙將充滿我們這個縱橫15億光年的宇宙。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超古戈爾普勒克斯」,是一個「古戈爾普勒克斯」的100次方。[144]

譯註:CH6-p144-1

古戈爾 (googol)指自然數10100次方 (10100 )即數字1後有1000

寫出的形式為: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

按數位念作一萬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億,一萬後念12個「億」

這個單詞是在1938年美國數學家愛德華•卡斯納(Edward Kasner

九歲的侄子米爾頓•西羅蒂(Milton Sirotta)所創造出來的。

卡斯納在他的《數學與想像》(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一書中寫下了這一概念。

他們創造這個詞,是為了勾畫出一個不可想像的「大數」和「無窮大」之間的區別。

古戈爾普勒克斯 (googolplex) 是指 = 10 googol

10的古戈爾次方,等於1後跟上10100 個零。

這是1後有 古戈爾 ( googol10100 ) 0

 

譯註:CH6-p144-2

阿基米德 (Archimedes):希臘數學家、工程師及物理學家。

是古代最重要的智慧人物之一,

他發現了不同幾何形體的面積和體積公式,

並且將幾何學應用於流體靜力學和機械學,設計了許多靈巧裝置,

如阿基米德螺旋泵,還發現了浮力定理。

 

譯註:CH6-p144-3

暗物質( dark matter )

在物理宇宙學中,

暗物質是指: 不發射任何光及電磁輻射的物質。

人們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

現代天文學透過各種研究表明:

我們目前「已認知的部分」約佔宇宙的4 %,

「暗物質」佔了宇宙的23 %

還有73 % 是一種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

「暗能量」是指一種充溢空間的、增加宇宙膨脹速度的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

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是現代宇宙學和粒子物理的重要課題。

 

地球上沒有尺能幫助任何一個有意識的頭腦理解這種數位。

現在做這個練習的原因是爲了突破你頭腦的界限。

同時讓你知道在定義「超古戈爾普勒克斯」時,

我們也描述了一個重力單位的假設層面。那是一個重力波(引力波)。

可能會只有一個波嗎? 根據能量和韻律法則,我很難認同。

那麽,「無極」到底有多大?一體靈性是「無極」的全部還更多!

 

現在讓我們來探究「小」的領域。

讓我們考量一個原子的核心是多麽小。

如果我們把一個棒球放大到地球那麽大,

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棒球的原子像櫻桃般大小充滿了整個行星。

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粒原子放大成棒球場般大小, ( 譯註:CH6-p145-1 )

它的核子將看似一粒沙子的大小。

那是非常小的,而我們甚至還沒有開始考慮一個金剛微粒的細微。

 

「無極」在任何方向都沒有限制,也無法透過任何方式測量。

因此,人們往往把重點放在身邊熟悉的事物上,

然後透過考慮稠密度和其它級數的比例變化率來推斷。

當你環顧四周,在你面前的物體看來好像非常密。

然後當你的視野擴寬到地平時,

相對於物體而言,它包括一個更大比例的空間。

當你擴展你的視野深入夜晚的天空時,

你將更强烈的感覺空間的擴展和密集度的降低。

當然,這僅僅與不同的觀點和距離相關。

然而對於原始人而言,由這一感知得出的自然的結論是:

空間存在於遠方,而靈性比那更遙遠。

相形之下,鄰近的東西看起來濃密而堅實,因此被認爲是物質的。

人類將自己放在靈性和物質之間的某處。

稠密度的比例變化率的感知,是人類對「無極」的第一個認識,

雖然他的觀點限制了那個感知。

這樣一種存在兩個極端之間的固定觀點,

一直延續到今天人類的二元性思維中。[145]

譯註:CH 6-p145-1

棒球場 ( the Astrodome ) 美國德州休斯頓的圓形棒球體育館。

是世界上第一座圓球形屋頂的體育館,於1965年啟用。

 

當你在靈修的道路上不斷追求進步時,

你並不需要去突破各種不同層次的密度。

靈性不是維度的一個層面,它更像是萬物的一個整合

在一體靈性的一致中,所有你對密度的感知自然變得不重要,

而且會消失在許多的可能性裡。

你並沒有被不同層次的密度所環繞,

你也不需要超越這些不存在的層次,

才能和上主在一起和回到你的真我,

那些持有這種信仰的人看待生命如同一組永無休止的條件,

而且總是得應更多的需求。

對他們而言,生命是與架構的牽連,和被架構所奴役。

諷刺的是,反對架構和與架構掙扎最厲害的人,通常最執著這種理念。

因為他們無法指揮架構,

所以他們對架構和無極的觀點,變得非常死板。

 

當一個人將生命局限在他對密度的感知時,

他將會把能量看成「物力」。

科學仍然認為能量主要是物力,

這種想法與重視密度的生活方式是相呼應的。

能量被理解為達成某種程度的推和壓時所必需的物力。

物力只對密度有效,而且在這種壓力之下密度只會增加,

如同垃圾壓縮器的工作原理一樣。

然而,這種解釋的最大的錯誤在於:其實對密度的感知大多是一種幻覺。

超過98%的物質世界是以空間的形式存在,而空間對物力的作用沒有反應。

所以這種生活方式與態度的限制是顯而易見的

 

在愛的影響下,空間如磁鐵般的回應、毫不費力的吸引,

並使生活更加清晰明朗。

在這樣的理解裡,空間比密度顯得更有趣。

物力對無極的影響極其微小,

因此,只要人類的思想科學和行爲是以物力爲基礎,

無極就會一直令人難以理解。

 

物力和密度是性能上的夥伴,彼此制約影響。

如果一個社會的感知是以物力為基礎,那麼它的影響範圍將會很小。

物力只能在很近距離的情况下産生影響,而且是在可預見的範圍內。[146]

這是因爲物力產生的密度終究會阻礙它的影響力。

這道理適用於微粒和人類。

在影響範圍的周邊總是會有阻力,

而且當一個影響範圍遇到另一個影響範圍的密度時,衝突就會產生。

此刻,這是地球上的一個關鍵問題,

而且這問題將會一直持續,直到物力和密度不再是行爲和交流的語言。

 

“人類正危險的站在命運的邊緣。

人們若不是抓住正面改變的機會,就會經歷衰退和可能的毀壞。

這是無法避免的對

選擇會呈現在眼前,而人類必須作出抉擇。”

當他談到即將來臨的變化時,他的眼神裡閃耀著期盼和樂觀的光輝。

帶著保證的語氣,他鼓勵我去相信:

在我們能量的應用上、在工業上、和人類的行爲上,

當物力的影響力减少了,生活會更加容易。

 

相形之下,我想到科幻電影所投射的那類影像。

那些影像顯示我們的未來是一種高科技、重物力的文化。

耶穌回答說,

那只是根據現在的標準,用想像力所創造的未來事物。

認為一個典型山脈的「早晨向陽面」可以提供「午後向陽面」的準確預測,

是一個非常普遍的錯誤。

那些以物力的角度思考的人只會期待更多相同的事物!

他們無法理解即將發生的變化。

我向你保證,要以物力爲基礎的航空工程在宇宙間旅行是不可能的。

在某些有限的範圍內,物力行得通。

以物力爲基礎的力學可以支持一項太空計畫,

去得了月球、或火星~也許整個太陽系。

然而,憑著以物力爲基礎的思維和以物力爲基礎的工程技術,

人類是無法穿越銀河系的。

不久,你們將進入一個科技非常先進的世界,

但是,它不會是基於你們的文明現在所依賴的高摩擦、高阻力的工程學。

 

我對此的回答,以及接著所發生的,是至今唯一一次耶穌提及其他星球上的文明。[147]

你說過在其它牧場的綿羊;那是否也包括地球以外的牧場?

有沒有我們不認識的更年長或更年幼的兄弟存在?”

這是唯一一次我感覺到他有一點兒緊張。

這並不是明顯的不安,只是一絲迷人扭捏的樣子,

就像一位父親被他四歲的孩子問及“寶寶是從哪裡來的?”時,

人們可能從他臉上看見的表情。

顯然的,他所知道的多過他想說的,但是,他也不想歪曲任何事實!

 

“你們並不孤獨

正如你所猜想在別的星球有更年幼和更年長的弟兄

然而,每個群體都是一個實體,帶著它特有的族群權利,一起趨向成熟。

此時去看別的星球並不是答案

把注意力放在相互之間和放在上主,才是圓滿展現途徑

你們的科幻電影已經用許多方式誤導你們去相信:意識跟隨科技。

這類電影給予的錯誤印象是:僅僅藉由加速科技發展,

架構化和兩極化意識就可以被擴展延伸遍及宇宙。

然後不知怎的,令人驚奇的,意識可以被左右而成長。

沒有什麼可以比這更遠離真的了。

科技不會導致意識的增長。

是意識引導科技。

 

“在一項偉大的科技拓展成為可能之前,首先必須發生一個意識上的改變

你們的行星和其他這類的行星像是汪洋中的島嶼,

沒有機械的方式可縮短彼此的距離

那些能够靠近你們的生命擁有不憑物力遨遊太空的意識。

他們甚至比你們的世界更尊重溝通和交流需經雙方共同的同意。

「相互共同性」是銀河間交流的律法。

那些與你們相當或是比你們落後的文明,

無法觸及你們,而你們也無法觸及他們。

在每一個文明之間,有足够的距離以確保這律法會被維持,

直到物力被拋棄的時刻。

 

“若向你暗示銀河系的團體裡沒有動亂和不當行爲之處,

會是誤導你,因爲總是有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可以導致任何結果。

然而,有一個普遍真實的規則,而且你可以依靠它給你慰藉。[148]

那些可能傷害你的生命無法觸及你。

那些能觸及你的生命不太可能傷害你。

造物主偉大的智慧使祂讓所有孕育生命的星球之間有足夠的距離,

來建立這個條件與環境。

另一個次要的事實是:

所有真正先進的科技是基於同步性原理、

整體的模式、和對生命動力的尊重。

掠奪者只為了征服而以光速或超光速旅行的概念純屬虛構。

那種科技所需要的同步性不可能源自一個基於衝突的意識。

 

透過一體靈性,

宇宙各處所有愛的衆生對彼此發揮了影響力。

有時這被認出而且被直接感覺到。

這最常被接收爲某種和諧或不和諧的共振,

雖然共振的來源未被揭露,但卻導致了內在的洞見。

通常這些連繫的共振爲失去聯絡的靈魂之間提供了一個再連接的機會。

 

爲了對連繫的共振有更好的觀點,

仔細想想一個廣濶的湖,在清晨時分非常的寧靜。

湖畔有兩個石頭。

「愛」經過並且拾起這兩個石頭,將它們拋進水中

~一個拋在湖的左邊,一個拋在湖的右邊。

儘管碰到涼水的衝擊令人振奮,但兩個石頭仍然感到短暫的失落。

雖然感知漣漪透過湖水擴展非常快樂,但卻是一種孤獨的追尋。

然後,忽然間,一個石頭的漣漪和另一個石頭的漣漪交會在一起。

帶著一陣驚喜,每一個石頭都了解到已經找到另一個石頭了。

最終,它們再次交流,

然而,現在更加確定,因為它們知道如何在靈性上相互了解。

有了這種確定,它們再也不會失去聯繫。"

 

個故事為分離的主題添加了一個完全嶄新的維度。 

也許「愛」經過時,把石頭投向不同的方向,

正是為了顯示靈性是不可能分離的。

我們在生命之湖濺起的水花一定會與我們愛的本質共振,

然後持續延伸至無極,直到我們的漣漪以相互認知的模式交會。[149]

 

人們常常問我如何處理耶穌離開之後的失落感。

這個答案很簡單。

與耶穌共處的時光裡,我所獲得的其中一個終身受益的能力是:

在任何地方認出他的存在。

他說:你將經由我的愛認出我,因爲靈性與我的愛共鳴。”

當然,耶穌可以同時在很多地方,

因爲我們所知道的物質障礙,對他而言只是幻象。

正如你現在可能感覺到的,我常常感覺到他的臨在與我同在。

經由這覺察,我也學會了去感覺我已過世親人的臨在。

現在我比任何時候更擁有他們,因爲我已經放下對肉體依賴的執著。

被投入湖裡的兩個石頭在愛和真理中找到彼此,

因爲它們在靈性裡發現彼此。

或許當我們意識到一體靈性時,

我們對友誼的概念將具有嶄新且更廣博的意義。

有許多的連繫會被建立和重建~或許甚至會遍及宇宙!

這可以在祈禱中、靜心中、或透過回應靈感或直覺的提示心領神會的發生

 

“連結和再連結會像是百花在春天裡盛開

經歷過灰色陰暗的寒冬,它們會在燦爛光輝中湧現

無限靈性如同潛能之海,和我們全體共振。

透過這偉大的媒介,

任何去除架構之圍堵和障礙的

可以不受時間或距離的限制密切交流

這就是祈禱、他心通、和預言的力量來源

然而,應當永遠記得一體靈性是屬於上主和我們全體的。

保持它的完整才能保持它的神聖

爲了自私的目的(在自我保護的範圍裡)去利用靈性,

可能引起對自己更大的傷害,因爲這最終將導致與上主分離。

當一個人已經忘了愛的力量,並且濫用或忽視整體靈性,

他已迷失了他的方向,也忘了他家鄉的名字。

封閉的靈性圈子傾向於圍繞著

那些對別人苛刻或甚至有惡意的人們而滋生。

那些想要將別人排除在他們的愛之外的人,會使他們自己的拓展受阻。

而那些企圖讓別人與靈性分離的人,會在他們的命運中體驗分離。[150]

大部分的人生活在供給他們團體情誼和安慰的靈性圈子裡。

如果,靈性的整體性也被尊重,

而且,這靈性圈子不企圖投射架構、分裂、和偏見到無限的靈性裡,

就沒有危害。

 

經由這說明,我可以看到

耶穌對於任何利用信仰和共同事物形成一個支持的圈子的人,並沒有批判。

我們在生活中追求我們的樂趣和喜好時,我們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這樣做。

只要與這相關聯的行為不造成對其他人的不公正和傷害,

與他人的意見一致可以提供我們一個親近且舒適的空間。

 

決不要分裂靈性,因爲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會浪費你的能量,而結果是你會分裂你自己。

沒有固定的公式可協調你熟悉的支持圈子和無限靈性之間的區別。

我只要求你保持靈性的神聖。

這可以用兩個方式做到。

一個方式是尊重靈性的神聖性,因爲它延伸上主的存在,

而另一個方式是在你的日常生活裡保持靈性的完整。

在這當中有恩典和一體性。靜觀萬有的一體性。

沒有人會被剝奪靈性的恩典,也沒有人會被排除在上主的愛之外。

然而,許多人在他們自己的靈性圈子裡變得如此安逸,

以致整體靈性被拒於門外。

由於他們自己的拒絕,他們被分離於密切的交流之外。

而且,由於他們自己不選擇整體靈性,

他們就失去擁有更偉大和更純淨之覺察的機會。

這就是當我說:「不要批判,那麼你就不會被批判」時,我的真意。

因為在批判時,你己經拋棄了靈性的恩典,

而且己經造成了對你自己的批判。”

 

最初的過錯 (原罪) 只是批判。( 譯註:詳見 p234 , p400 )

經由批判,每一個衆生開始了他自己分離的後果。

這是一個純潔天真、以上主形象所創造的靈魂,

唯一可能背離愛的共同體的方式。

批判的直接後果是分離。

無論你明白與否,你都處於「個體和整體」的永恆對話裡。

無論你拋棄什麽,它也會將你拋棄。

沒有任何小的靈性圈子可以保護你免於永恆對話的結果。[151]

“這就是當你說:「你播種什麼,就會收獲什麼的意思嗎?”

 

這是同樣的概念,只是更為廣博。

大多數的人詮釋這個訊息時,只有一個簡單的線性含義,舉例來說:

如果,你給草兒澆水,它就會成長;

如果,你結交朋友,你就不會獨自用餐;

如果,你經常借錢,你會一直處於負債狀態。

這些都是真實的,然而,我的訊息的重點並不限於線性的因果關係。

如果,你拓展因果的概念,直到它成爲一個完整的圓。

那麼,你就會有更廣博的理解,

大的會滋養小的,而小的會授予大的更多權力。

如果,你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擁有和平,

那麼,就爲地球上的和平祈禱和努力。

如果,你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擁有富裕,

那麽,就依照並支持可以為他人帶來富裕的原則而生活。

當你這樣做時,你會通知一體靈性你心中最真實的渴望,

而一體靈性會回轉過來,以你爲他人所尋求的事物榮耀你

這就是「永恆的對話」。

 

我看到在這當中的美善,奇怪的是,這促使我問:“邪惡是美善的反面嗎?”

 

就像疾病是健康的反面一樣。疾病是缺乏健康。

然而,疾病並不是一個獨立存在於健康之外的狀況,

也不具有力量可與健康對抗。

和疾病一樣,邪惡已被誤認爲有它自己的力量。

在「邪惡者擁有自己力量」的誤導考量下,

太多的注意力被投注在「邪惡的誘惑者、分裂者、和墮落天使」的概念。

如果,我給地球的禮物只是用來對抗邪惡,這禮物會是被浪費了。

所有被給予的愛和美善的禮物,是爲了讓幸福得以普及,

在這樣的豐盛之中,如果邪惡真的被看見,

也只不過是一個可以被忽略的小斑點。

 

因為這回答的性質,我從來不覺得有必要去討論「黑暗衆生」的類型,

他們在衝突性文學作品中已扮演了相當顯著的角色。

由於對二元性的誤解,歸屬於他們的力量已被誇大,

但從耶穌的回答,我推論他們確實存在。[152]

 

邪惡不是本來就存在的

善與惡並不是被建立在永恆戲劇裡相等且相反的力量。

邪惡只不過是與上主分離,並且否認你「愛」的本質!

善良則是另一種選擇。

這樣的選擇必須存在; 否則,個性的授予會是毫無意義的表態。

有選擇就有後果。而選擇「愛」或是否定「愛」也一樣有後果。

避免作選擇也有後果,那就是持續猶豫不決的對話,這導致二元性的思維。

 

然而,當你考慮邪惡的影響時,你一定要小心,

不要只因爲你不贊同別人的行爲標準,

或因爲別人的行動似乎具有破壞性,而批判他們的心。

許多被世界認爲的邪惡,實際上是在專制架構和敵對報復之間的掙扎。

還有其它的行爲也可能被譴責,它們只是某些遠古動亂的產物,

而某些足够勇敢的人,終於致力於讓它結束。

還有一些情况,來自於互動的生活和教理的偉大對話,

是靈性帶給人的具體課程

一旦他們在神聖秩序中的定位被了解,這些人事物都能夠被寬容的看待。

 

邪惡是衍生的,不是原本就有的。

邪惡沒有創造任何事物

透過愛,上主創造了一切,

而且,沒有其他的起因~二元性的或其他的。

在起初並沒有善與惡。只有美善

在「創造」和「衍生」之間有一個區別。

上主是一切「創造」的來源。「衍生」則是選擇的結果!

 

所有邪惡的來源都是:否定「愛」,

這造成了不幸的生活混亂、未被「愛」指揮的生活。

當一個人已經否認他「愛」的本質,他就失去了指揮生活事務的力量。

他會使用物力或欺騙來替代「愛」。

「愛」指揮。「愛」不控制。

當任何人、情況、或宇宙的元素否認它「愛」的本質,

它就失去了指揮權,因此,它搶奪控制權。

這結果是一種劣等價值的無情動力,藉由欺騙而實行,藉由物力而控制。

任何人一旦失去了深深存於內心的「愛」的力量,

當絕望打擊時,他就會反擊![153]

 

然而,若不是長期朝向邪惡發展,沒有人會開始邪惡的行為,

因爲,在任何一個上主之子的核心裡都沒有邪惡。

只有透過否定愛,以及用仇恨、嫉妒、和貪婪的態度去加強人的生活,

一個人才會將邪惡帶到成熟的地步。

當我告訴你「邪惡是衍生的,不是原本就有的」,這正是我所意指的。

 

所以,我接著問耶穌:邪惡只是一種幻覺嗎?”

 

“不,否定愛的後果是非常真實的。

然而,你必須小心不要批判你所看到的,因爲你的批判會是幻覺!

 

然後,他繼續解釋,

“批判是頭腦分離的技巧,因此,它們只會是幻覺而已。

相形之下,頭腦參與的技巧,則導致基於事實的洞察。

邪惡有事實的一面,而我曾給你它的定義和原因。

 

轉而背對著愛的意圖或行動實現了邪惡。

那是大部分的衆生~愛的衆生~從未了解或吸引的一種存在。

除非「愛」已被否定,否則,在邪惡和「愛」之間並沒有凝聚的基礎。

你所擁有最偉大的保護是:單純的成為你「愛」的本質。

在我給人類的兩個戒律裡全心全意愛上主,和愛鄰如己

我己經給了克服邪惡的辦法!

如果邪惡逼近,你可以簡明的說:“已過去了”,然後它就會離開。

邪惡來臨的唯一原因是:一體靈性甚至也包含了邪惡。

上主比任何可能對衪的拒絕還要偉大,

而且,衪不會允許邪惡的攻擊去擾亂靈性的一體性。

 

你們當中有一些偉大的衆生,

他們的愛力很強,以致有能力真正看出邪惡,

因此,他們可以為無限聖靈服務,並致力於一體性的所有問題。”

 

邪惡是一個事實,但是他補充說,

考慮或利用邪惡爲藉口,

使我們的生活陷入二元情境的矛盾,這對我們是不恰當的。

 

邪惡沒有可學習之處,因為與上主和美善的力量相比,邪惡並沒有力量。

此外,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邪惡,

是源自他們自己的誤解、批判、和恐懼的一種投射。

一旦你决定去愛,邪惡就不再威脅你。[154]

關於邪惡你唯一必須作的是一個決定

如果沒有這個選擇、沒有這選擇的權利,你就沒有自由可言,

而且,你「個體性」的宣言將會是一種嘲弄,而不是事實。

選擇的權利是你的自由。

只要你願意,你可以繼續迷失,而當你準備好,你就可以回家。

在迷失的這段時間裡,你可能經歷「否定愛」所能夠提供的所有課程!

 

沒有什麽決定是不可被改變的,也沒有什麽決定必須永遠持續下去。

聖靈以更高等的理解幫助我們,以便選擇的自由可以被尊重,

並且對萬物的「一體性」造成最小的干擾。

你甚至可以考慮這個可能~

那些否定上主和「愛」的衆生,

爲了證明這自由確實存在,作了最大的犧牲。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甚至可以被視為是一種英勇的、「愛」的行爲。

因爲,一個「愛」的衆生怎麽可能真的變成另一種衆生?

透徹的感知這一點可以永遠終止你二元性的思考。

靈性是一體不分的。

 

耶穌說我們需要專注的靈性練習是:「個體」與「整體」的「永恆對話」。

從這個角度,我們會看到生命帶著越來越多的喜悅和少許成長的痛苦而展開,

但是,生命會全面性的展現,而非二元性的。

一個衆生的偉大不是根據他的控制力,

而是根據他擴大服務的範圍來衡量。

不是根據他能擁有多少,而是根據他能給予多少。

控制是架構的方式,

然而,擴大服務範圍則帶來自由、生命的洋溢、和基本的美善。

與一體靈性交流,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了解與實踐這個道理,將會永遠終止分離。

你最終將會突破那些阻擋你覺知無限生命潛能的圍牆。

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多的影響力,那麼就與一體靈性交流。

這樣做,你將能夠以恩典和直覺取代物力。

你將能夠以你的思維延伸到整個無極,並且吸引你生命的供給和喜悅。

 

關於這點,他對倫理道德作了一個有趣的評論。

倫理道德是個體和他們共享的環境之間互動的節奏。[155]

一個團體若不支持並引出它所個體真實且更偉大的能力,

它的倫理則是虛空耗竭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一個個體以一種與團體的利益無關的態度發展自己,

他在倫理上則是沒有責任感的。

 

當我們談到善惡的主題時,這似乎是一個問及天堂與地獄的適當時機。

“天堂與地獄是不同的地方嗎?或者它們是不同的生活品質?

 

如果你考慮到生活品質是一個地方的特質,

那麽答案必然是:「兩者皆是」。

然而,就像善與惡,天堂是原本就有的,而地獄是衍生的。

萬物本質上的美善,以及生命服從「愛」的指揮的意願,

天堂獲得了它的力量。

任何一個「愛」普遍展現於生活中的地方就是「天堂」。

讓「天堂」從你的「心」開始。

也有一個接近上主之心的地方,

在這裡靈魂再次獲得新生,並且從所有的幻覺和痛苦中被治癒。

這就是許多人在忠實追尋的往生後的神聖體驗。

即使如此。天堂不必僅受限於那珍貴的領域。

沒有什麽比「所有地方都是天堂」更能讓造物主高興的了!

如果你願意,此刻天堂就可以存在於你的「心」中。

然後,以同樣的恩典,你可以將它向外延伸到你的生活中。

最終,隨著宇宙的趨向圓滿。

每個地方都將是天堂

 

另一方面來說,地獄是靈魂與自己、與上主、與存在「交戰」的痛苦。

你曾聽說「戰爭就是地獄」。

那麽,我告訴你「地獄就是戰爭」。

當一個「愛」的衆生選擇了邪惡作爲他的方向,

除了戰爭之外還能有什麽其他的?

 

我們如何處理這種狀況呢?

 

 原諒、原諒、和再原諒。

增加更多的衝突會有什麽好處呢?

此外,如果你否定「愛」,那麽你把自己定位在哪裡呢?

藉由否定「愛」和「原諒」,人類創造了社會的夢魘~你們所謂的地獄。

人們對於「原諒」有很大的恐懼和誤解。

你們必須了解,原諒一個人不是為了讓他可以繼續作惡,

而是為了讓他可以回歸上主![156]

 

難道我們不應該爲正義而戰嗎?我問道。

當他在選擇回答的用字時,他的面容似乎有些許思考的停頓。

 

讓我們經由建立一些優先順序開始。

與其匆匆的爲你的批判和推測而戰鬥,先查明什麽是正義吧!

然後宣佈它,並且表明你在這方面的立場。

如果,即將發生戰爭,讓它經由你敵人的手發起。

如果,你被攻擊,那就以「愛」指揮,

且只有在必要時爲了終止戰爭而戰鬥。

「愛」給予一個人勇氣。

「愛」使一個國家強大。

沒有「愛」也就沒什麽值得去戰鬥的。

如果你將這真理緊緊抱持在心裡,它會指引你通過可能的衝突情境。”

 

上主之子不會主動去製造戰爭,因爲戰爭是社會的癌症和地球上的禍害。

戰爭終將駐於每一個加害者的靈魂。

即使是小型戰爭、社交上的心理衝突、和商業侵略行為,

也會降臨在加害者的靈魂。

你們不是爲了爭執而來這裡的,而是爲了找到你們的共通性

你們與上主的共通性是「愛」,而且你們彼此之間的共通性也是「愛」!

 

個與自己交戰的衆生,把在別的地方發動戰爭也視為理所當然。

那是邪惡的一個耐人尋味的層面。

一旦人否定了「愛」的力量,

生命為他敞開的門非常少,除了他自己用暴力或欺騙打破的以外。

對於那些否定「愛」的衆生而言,

戰爭往往是一種鋌而走險的嘗試,為了製造已不再存有的機會。

 

帶著理解接收這訊息。

可是,小心不要去批判。

批判的習慣大大的限制了任何人對生命的感知。

只有兩種知識上的錯誤,而它們都是因批判引起的。

一種是錯誤的理解。

而另一種則是:以為「實相」是被限定在你知道的範圍內。

當你日漸成長,你每天都在持續增長你對上主放在你面前的一切的覺知。 [157]

 

“在日常生活的實際層面,我們如何應用靈性的方法呢?

 

我們藉由無極靈性簡化生活,並且將它安置在愛的指揮下。

這使我們得以吸引我們所需要的,然後使之符合我們更圓滿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的領域裡,「靈性管理」是吸引與發展。

對一個愛的眾生而言,這正是「努力」的適當運用。

這個過程帶來了喜悅,並且保留足夠的時間可休息、充電、和接受靈感。

 

當你簡化較大的活動範圍,

你是在壓縮它們進入一個特定的應用點。

壓縮是把簡化的力量應用在複雜的潛能上。

這樣同時產生指揮和即時的效果。

你是否曾注意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行動或改變,

起始於瞬息之間,或是一眨眼之間?

它可能是:認出一個機會、

當你知道解答的那一刻、

認出一個目的、

知道你戀愛了的那一刻、

或所有的事情都有意義的相互聯繫的時刻。

壓縮的瞬間是強力催化的時刻。

個人存在理由臨在下,它是一種對自己的適當性的強烈認知。"

  

在我們的談話中,壓縮的主題出現過許多次,第一次是在談靈性時。

我們被訓練得認為靈性是無形的、神聖的、或難以理解的生命領域,

因此把靈性和一個在修車廠常常討論的話題之間作聯想,

可能看起來很奇怪或甚至不恰當。                                                                                                                               

然而,壓縮只是意謂著「化繁為簡」。

那可能意謂著在較小的空間裡放入更多的物品、

對於多重問題找到一個共通的解答、或援用一個簡單的真理來了解複雜性。

如果不是因爲有一個共通的與一體性的元素,就不可能化繁爲簡。

是「愛」的奇蹟、「靈性」的一體性、和「金剛微粒」的共通性,

同時促進了擴展和壓縮。

「擴展」在靈性和世俗事務上,都經常被談論。

但是,在我們緩緩的度過日常生活時,

很容易忽略了在單一原子裡或一個好主意裡被壓縮蘊藏的巨大潛能。[158]

 

你們習慣用物力和行動造成影響,而不是用磁力、吸引力、和壓縮;

因此,當你學習一個新的方向時,你必須對自己有耐心。

當你在學習過程中進步時,決不要低估基礎步驟的力量。

壓縮是非常強而有力的!

如果你不認爲是這樣,只要仔細想想一個原子的威力。

你認爲有多少金剛微粒被壓縮在一個原子裡,

它釋放壓力時可炸毀一個城市?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可以在實際的層面上說明壓縮的效力。

一個鄉紳有一畝土地要清理。

那畝地長滿了矮小的灌木、雜草、和散佈在外露岩石之間高及膝蓋的草。

鄉紳不想自己做這個工作,他開車到鄉村小徑上,

希望在那兒找到一個強壯的鄉村青年願意為低薪工作。

拜訪了幾個鄰居之後,他找到了正是他想要找的人,

然後,他開車將那個青年帶回到他的那畝地。

這個地主私下估算:清理工作大約要二十個工作小時,

所以,他向青年開價一百美元整,這價錢聽起來比時薪五美元好。

檢查這畝地的狀況之後,青年並不是非常有興趣爲這麼低的薪資工作,

雖然他並沒有明說。

他只是考慮了相關問題然後回答說:

是的,我會接受這個工作。

但是,如果我工作兩個星期,你介意嗎?

這個地主很高興他的錢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勞動工作。

這位青年計畫的關鍵在於:他擁有一群會吃草的鵝和二十隻山羊。

把它們放牧在這畝地兩個星期,結果將會大爲改觀。

此外,這個青年還有其他的資源。

他有一個鄰居欠他一個人情。

那個鄰居擁有一台推土機和一部移動式割草機。

因此,經鄰居的同意,他借了這些設備來抵消人情債。

經過兩個小時的搬移岩石和修剪草坪,這畝地煥然一新。

這位青年的計畫的妙處是:

他調整和壓縮他所有的資源,再加上兩個小時的勞動工作。

這個工作在兩個星期內依照承諾如期完成。

他的雇主,一直在注意這整個過程,帶著驚奇和欽佩的口氣大聲說,

做得真漂亮! 但是孩子,你只工作了兩個小時。

你不覺得你的時薪有點兒昂貴嗎?[159]

青年提醒地主,他敲定價格的!

地主承認青年是對的,並且支付他壹佰美元。

 

故事的重點是:

透過有效的運用壓縮,鄉村青年想出了創造利潤的方法。

沒有做的事和他所做的事一樣重要。

也就是說,他並沒有出賣自己。相反的,他出售了成果!

他把價值放在工作成果上,而不是以他的努力來計算工資。

依據價值導向,他實踐了吸引力、磁力、和壓縮。

藉由整合一系列的選擇,並且將它們結合爲中心産品,這位青年獲取了利潤。

在這個過程中,他超乎了雇主的預期。

雇主起初表達了幾分抗議,

因爲他有一個成見,認爲青年只價值每小時五美元。

由於青年不同意這個評價,

他不但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為雇主帶來物超所值的成果。

 

從鄉村到都市,這些原則的應用帶來了奇蹟般的成就,

因爲它們所代表的是:一種連結,

將工作從努力的運用,轉化為透過價值的產生而創造的成果。

當我們拓展我們的意識,去感知萬物都是價值的體現(正面和負面的),

我們充滿抵抗的刻意和重新安排生活的需求將會終止。

我有一個朋友在華爾街一家大型經紀公司的郵件收發室工作。

她藉由創造新的組織、處理、和包裹郵件的方法,

經歷了與農場青年類似的成就。

她的薪資是按鐘點計算的,

但她聰明的把這個有效率的改善和一個獎金計畫聯結起來。

然後,爲了她真正的利潤,

她寫了一份操作指南,以建立其它郵件收發室的運作系統。

 

當我就計時工資的問題進一步問耶穌時,

他重申了一個古老的教理:

每位受雇的工作者都有其價值。

只要你對於「出售的是什麼」發展更高的意識,

以鐘點計算工資並沒有錯。

讓你的工作依據「它對別人的價值」作為交易的基礎。

但不要出賣「你自己、你的時間、或你的本性的任何一部分」。”[160]

在日常生活中,

與靈性最協調的意識維度是價值的感知與創造。

當這些意識層面也形成你們經濟的基礎,

將會有一個真正開明和孕育健全的文明。

 

以不止一種方式,耶穌強調我們每個人都是無價的。

與其在我們的努力上面訂立一個價格(僅根據工作時間來衡量),

他鼓勵朝向所創造的價值,這容許工作本身被訂價,

而不是男工或女工被出售。

在這個概念裡,我看到了一個極美妙嶄新的經濟前景。

這新的領會揭示了:真正的利潤並不是以消耗他人而取得。

一個以物力爲基礎的經濟,實際上並沒有為任何人創造真正的利潤。

它只是在一個持續攀升、通貨膨脹的經濟裡循環淨利,

而其上升的速度足以隱藏其負債。

 

為了回應我的領悟,他給了我這額外的了解。

通貨膨脹是由僞造利潤所引起的。

這是透過提升貨幣交換的前進動力,

超過負債可以顯現的速度而形成的。

因此,會有一種獲利的幻覺。

只要科技、産量、擴展和人類的能量可以維持這個動力,

這種幻覺就可以被保持。

這就是爲什麽通貨膨脹會在貧窮的國家造成迅速的經濟衰退,

而在富有的國家卻隱藏得很好。

通貨膨脹是以物力為基礎之文化的經濟貨物列車。

另一方面,以壓縮爲基礎的經濟不會産生通貨膨脹,而且不會耗盡生命。

最終這將成爲地球的經濟方式。

在那之前,任何人都可以開始他自己以壓縮為基礎的賺錢方式。

其他人將會跟隨你的成就。

 

每當你做某件事,更省力又更好時,你會啟發別人以同樣的方式做。

當你發現更多有效能的生活與工作的方式,

你也會有更多的時間遊玩、學習、祈禱、靜心、和享受生活!

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被人注意和仿傚。

透過一體靈性,沒有任何一個人事物不會被注意到,

而且,這影響是非常、非常具有感染力的。 [161]

 

他提醒我一個我曾經在動物學課堂上聽過的故事,

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說明我們共享生命的內在力量。

這個故事帶我們進入動物王國,

並且集中注意力觀察所謂「第一百隻猴子」的現象。

以下的觀察中所發現的原則,從那時起已被廣泛的研究。

根據故事的敘述,

有一些人類學家一直在研究南半球海域某個島嶼上的一群猴子。

這個海島上的猴子主要的食物是甘薯。

他們每天的例行公事包括了:挖甘薯、把它分成兩半、然後吃下去。

通常,牠們會吃掉中心的部分以避免吃到沙子,

丟掉其餘的部分,然後再去挖更多個。

有一天,由於突發奇想或心血來潮,有一隻猴子決定洗淨牠的甘薯。

甘薯經過清洗,變成整個都可食用。

這當然意味著,浪費的部分減少了,

而且,牠不必像以前一樣挖許多個甘薯。

牠每吃一個甘薯,其他猴子則必須挖三個。

一個額外的好處是:牠不必在吃甘薯時吐沙子,

而且,我想牠還有時間潑水玩耍。

牠的優勢必然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牠奇怪的行為使得牠在猴群中被貼上「怪物」的標記。

牠已經打破了傳統!

儘管這猴子的行為詭異,聰明和實用性最後終於獲得勝利。

不久,牠的家族和夥伴們也開始清洗牠們的甘薯了。

雖然,數以百計堅持用舊方式的猴子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帶著懷疑遠遠的觀察(洗甘薯猴群的)「海灘派對」,

洗甘薯的猴子的數量緩慢的增長。

挖甘薯、吐沙子、然後浪費大部分挖到的甘薯的方便和熟悉,

仍然勝過創新的前景。

因此,改變緩慢的持續著。

人類學家耐心的計算每一隻猴子,並發現很少有進展。

然後,有一天,一件不尋常的事發生了。

當第一百隻猴子改變了牠的方式,所有其他的猴子也都改變了!

有一個反轉的現象,改變了整個猴群的集體意識。

從那時起,海島上所有的猴子都清洗牠們的甘薯!

令人驚訝的是,還有一個更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162]

這小小的海島只是一系列群島中的一個,

這些群島上的猴子飲食習慣幾乎是一樣的。

一旦第一個海島打開先例改變了飲食習慣,所有其它島嶼也都改變了!

 

自然的同步性是「靈性對話」之有形的、實用的結果。

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個體和整體之間的交流永遠在進行著。

透過帶著愛回應這交流,我們擁有生命中哇!的驚喜時刻

~我們無需辛辛苦苦去求取那些強有力的、自然產生的洞見。

當我們從本性的深處自願且有意識的參與這交流時,

另一個,甚至更偉大的祝福將來自我們靈性的一體性。

這種交流會帶來珍貴且崇高的時刻,

在那個點上,內在和外在的實相迸發出一個完美的和諧。

 

透過我們的一體靈性,

我們觸及彼此,而得到友誼的賜福;

我們觸及上主,而得到平安的賜福;

我們觸及需求,而得到機會的賜福;

我們觸及希望,而被賜予了願景;

我們觸及感覺,而被賜予了表達;

我們觸及真理,而被賜予了聲音。

透過赤子般的純真,我們在驚奇中靜觀靈性。

然而,我們並不是經由向外、向遠方地平線、向最高的山、或向北極星找尋它。

靈性是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內心,

正如路加福音17章第20 - 21節裡非常深刻的寫著:

 

       上主的天國並不是以觀察的方式而達到的;

       人們也不能說:看這裡!或是看它在那裡!

       因為,實際上,上主的天國是在你們的心裡。 [163]

[164] (空白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