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2

定的靜心

 定的靜心

 

靜心方法可分為:

1.        主動觀想美善。

2.        被動聆聽上主、放空。

不同的人適用不同的靜心方法。

 

Ø  想法偏負面,充滿恐懼的人,

適合做「主動」觀想美善的靜心。

當他們被動聆聽、放空時,有可能會更擔心害怕。

因為他們的本能(反射動作)傾向於負面,

當他們被動、放空去聆聽時,

很容易讓負面的想法和感覺湧進來,然後被恐懼淹沒。

所以,偏負面或充滿恐懼的人,

最好有80%90%比例的靜心是「主動」觀想美善。

少部分時間做「被動、放空」的靜心,以免造成緊張和害怕。

 

Ø  思維情感傾向是中立的、偏正面的人,

主動、被動靜心皆可做,可以自己調整靜心方法的比例與平衡點。

先誠實的衡量自己的思維情感傾向,再決定主動和被動靜心的比例。

 

「定」的靜心:

一、     定於形:觀想一個形象或象徵與符號來進入「定」。

二、     定於空:感知「空」來進入「定」。

 

這裡先介紹一部電影 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電影僅40分鐘,2023上映。

該片獲得2024年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實景短片」,

拍攝的手法比較奇特,有四層故事,也就是故事中的故事….

( 聯想起2010電影Inception全面啟動,是夢中夢中夢中夢。)

雖然,故事的動機不是為了開悟,但是在講述的過程中,

也間接的、娛樂性的解釋了「定」的重要性

 

²  定於形」的練習:

使用一個形象做目標,練習摒除雜念,培養定力。

步驟:

1.        全身放鬆、呼吸放慢。

2.        選一個喜歡的形象(人物、花草、動物或是想要創造的目標)。

3.        專注於這個形象,摒除雜念。

持續四分鐘。

 

初學者:保持形象固定。

 因為無法分辨雜念和靈感,思維與情緒。

 初學者可能因為雜念升起,而更改或替代了觀想的形象,

 當形象發生變化時,需要用意志力把形象拉回來,維持不變。

 

熟練者:可以讓形象流動。

 如果確定自己已經練到可以摒除雜念、雜感,內心有定,

 則不需要求形象維持不變,可隨順形象發生變化,

 自己維持心定,並保持天真的感知、沒有批評。

 

在「定於形」的練習裡,

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是雜念,無論是雜情感,或雜思維。

這方法所要求的是:

情感如止水一樣,平靜無波。

思維一點火花都沒有,一絲線條都沒有。

心靈的天空,一片雲朵都沒有。

完全的清明。

 

問:對於觀想形象有困難的人,

 是否可用念咒語、佛菩薩名號、或四句來練習「定於形」呢?

 是不是一樣也可以練習到「定」的功夫?

答:

終究可以練習到定的功夫,

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八萬四千法門每一樣都可以成就。

但是,動用到文字詞彙時,並非直接在練習定,

可能是在調整思維,可能是在安撫情緒,而且文字會讓思維起伏。

純粹用形象的「定」是思維的「定」。

「定於形」因為沒有文字,所以是一個非常簡單且直接的方法。

 

有些人認為自己無法觀想形象,那是因為誤解,

他們誤以為「觀想」必須像「肉眼」一樣清晰的看到。

其實,一般人只要能記得別人的長相就有能力觀想。

 

問:與人交談互動時,如何練習定於一個神聖的形象?

答: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與別人的交流互動更加順暢,

一般人較可能做到是像印度的Namaste〜我向你「內在的神性」致敬

如果心中持續抱持這個思維,或是讓Namaste變成一個圖形,

就是在「定於形」。

你可以將選定的神聖形象與對方「重疊」,

當你看著對方,記得神聖形象,然後繼續互動。

有點像在實行奇蹟課程所說的

〜真正的慈悲,是看到你弟兄內在的神性

 

問:這種方法與「光球的保護」是類似的效果?

答:是。

運用金色光球罩著身體,也是「定於形」。

但是,不同階段適合不同的練習。

初學者,通常恐懼比較多,在思維上,「保護」是最基本的需求。

所以,需要先做「保護罩」的練習。

保護到一個階段之後,變得比較勇敢、不會擔心、傾向於中立時,

就會有更多的定力,才能夠將神聖形象定於對方,而不會害怕。

一個偏向負面的人,還沒有能力把對方想成神聖的,

因為他看到對方時,可能會想到各種負面的事情,

對他們而言,合理的「定於形」是讓金光罩保護身體,不讓負面能量進來。

 

²  定於空」的練習

放空,練習全方位感知,練習定力、解壓。

步驟:

1.        全身放鬆,呼吸放慢。

2.        用全方位感知,向自己的四周擴展,到舒服的空間大小。

3.        將注意力放在環繞的「空間」裡。

持續四分鐘。

 

偏中立、正面的人,比較能夠放心的做「定於空」的練習。

平時用腦過多的人,做「定於空」的靜心,非常解壓。

*

更高階的「定於空」:

例如,在大眾場合裡的「定於空(遁於空)」。

可以在人多的場所而不受大眾能量的影響是更深的「定於空」。

更深的「空」超越形象,超越時間、更接近於無極。

當一個人熟練且精通「定於空」時,其實是定於「無極」。

那時,無論如何吵雜混亂的場所,他也能定於空、遁於空。

不會受到磁場和振動力的影響。

 

問:全方位感知可以包含身體嗎?

答:

初學者需要簡化,只想空間,不要包括自己的身體。

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包圍身體之外的「空間」。

因為,初學者如果還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面,

會讓頭腦和情感有更多的藉口產生一大堆雜念,

所以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最好讓事情簡單化。

 

問:如果不對身體反應有感想,只是平靜的看著身體的變化可以嗎?

答:

那是另一種練習,就好比「內觀中心」教人練習掃瞄身體,

但那不是「定於空」的練習。

「定」是定在一個東西上「不動」,

如果把注意力拉到身體上,注意力就被移動了。

「定於空」,注意力只放在圍繞著自己的「空」,不去管身體任何事情。

 

問:「定」產生「慧」。

放空的過程中所獲得的靈感是一種智慧,

這與在人世間體驗所獲得的世間智慧是否屬於相同的「慧」?

答:

智慧來自「三道光」,有不同的源頭。

 

「定靜空」屬於第一道光

從「定」當中,思維上得到的靈感屬於第一道光

從情感上,從愛中的流動而得到的靈感屬於第二道光

這些靈感的來源可能比較無脈絡,沒有一個前因後果。

有前因後果的靈感來源屬於第三道光

在時空內的學習,選擇中成長,錯誤中學習,屬於第三道光。

 

靈魂的成長過程中,

剛開始大多是屬於第三道光的學習。

學到後來可能增加第二道光的學習,

再之後,可能增加第一道光的學習。

 

三道光都可能是智慧的源頭,不過性質不太一樣,

我們可以想像宇宙的觀點最主要有三個:第一道光、第二道光、第三道光。

我們的智慧用這三種光組合在一起。

身體、情感、思維的紀律必須達到某種程度,

才能達到這三個層面某種程度的「定」,

然後,才能夠真正接受到、感覺到,使用到來自三道光的智慧。

 

2024.03.17. Arthur聚會問答

〜感謝Arthur指導!感謝AlohiOmni整理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