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你是愛
你對人生的疑問,以及每個人永無休止的天問是:“我是誰?”
若沒有得到一個解答,所有其他的人事物或多或少都是個謎。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劇中說出不朽的詩句,「生存還是毀滅」( 譯註:CH4-p69 )
更大的問題是:「你是誰?」
你僅僅是人類〜你的種族和民族之子嗎?
你是一個不朽的靈魂、上主之子…靈性、目的、能力之源、一道光嗎?
以上皆屬實,然而問題依然存在,什麼才是你最終存在的核心呢?
耶穌說:“你是愛!”
由於缺乏了解,起初,我以為耶穌為了申明他對我及其他人的愛,
所以鼓勵我更敬重自己。
可是,經過耶穌一段日子的教導與強化之後,
我才開始真的了解他所談論的是:
我們自太初以來就被賦予的力量〜我們與上主親密關係的基礎。
雖然無意批評,我仍必須與他分享我個人的意見
〜某些人並不像是湧出的愛與喜樂之泉。
如果,我匯總網路新聞報導的可怕事件,那麼,要接納他的教導就有點困難了。
自責於自己可能過度的批判,
我問耶穌如何才能將我的看法調整為與他的教理一致。[69]
譯註:CH4-p69
《哈姆雷特》( 英語:Hamlet )又名《王子復仇記》,
是莎士比亞的一部悲劇作品,是他最負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劇本之一。
哈姆雷特是一位丹麥王子。劇中第三幕第一場的經典獨白「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 英語:To be, or not to be )是戲劇史上流傳最廣的台詞之一。
耶穌的回答是:“每一個人都是被創造的愛,
但是,無論「愛」現在處於什麼情況下,
都只是反應每一個人的健康、他以往的選擇、
以及他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通常,愛的內在力量多被忽視、懷疑、濫用、或否定。
即使花園中的一朵玫瑰花已經凋謝而且覆蓋著黴菌,
它仍然是朵玫瑰花。
你周遭那些厭倦不安的臉孔,
是因為他們的愛被切斷或拒絕了。
“當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已經與他真實的本質背離時,
即使這行為是負面的,也會被當成是衡量他的準確尺度。
相信你眼睛所見的比較容易。
當這情況已發生時,
愛不再被理解為力量源頭,
而只是一個行為或是一種感受。
在這情況下,每一個人當然都會誤解他的本質和愛的主題。”
重建真理並不容易,
尤其是當它意謂著:一頭栽進導致我們誤解的古老傷痛時。
就像對任何其它事物,耶穌在這方面也是熟練的。
( 任何我可能體驗的緩慢,
只不過是我自己的惰性抗拒一個更廣博的理解。)
當他開始談到愛,
他把重心放在「是」愛的本質,而非愛的「行為」。
這正是「無條件的愛」的整個關鍵。
現今,有許多人試圖實踐無條件的愛,
…真正的想要體驗自性的那種狀態,
但是,卻發現他們的途徑被無情的障礙阻撓了。
畢竟,誰想成為一個無條件的踏腳墊( 讓人人踐踏 )呢?
或者成為一個無條件的傻瓜呢?
我剛想我已跨越一個限制,而且以「愛」超脫其上,
那限制就迎面反擊!
一個人如何能無條件的愛,並且同時考慮到生活所囊括的種種限制?
耶穌幫助我揭開那個謎底。[70]
他的解釋是:“只要你認為愛是一個外在的力量,
它就會永遠受制於生活的條件。
生活的確有其條件,大自然也有其條件。
例如:冬天的必要,是為了讓春天可以帶來新生命。
人們同時也在社會中建立了許多的條件。它們有些明智,有些卻不然。
這些條件大多需要放鬆,因為人們已將它們築成圍牆和牢獄。
你可以經由:放寬你的容忍度、拓廣你的視野、增進你的寬恕、
和擴展你對生命的好奇心,以減輕條件的限制。
是的,條件是需要鬆綁,並且使它與自然秩序回到更大的相容性,
但是,生活中永遠會有某些條件,這個事實依然存在。
例如:你可能樂意給一個人二十美元幫助他,
然而,若是要給他你自己家門的鑰匙,你就會覺得不情願了。
如果,你非常愛他,你會給他整個世界。
然而,有一個不可避免的點,
在那兒,你會遭遇到外在的壓力,並且感受到個人的怨恨。
那時,你就會面對條件。
在生活的處理上,有一些尺度必須被訂出,
以使得平衡與公平可以被遵行。
「平衡」是日常生活中一個不斷重現的條件。
通常它就是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決定性因素。”
“因此,擴展與向外尋求,並不能給「無條件的愛」最終的解答。
所以,就讓我們暫時放下這種推論,並且從另一個觀點來看愛。
讓我們回歸真理,並且考慮「你是愛」。
愛不是一個行為,也不是一項你給予或交易的商品。
你無法借貸愛,以愛交易,或是像貨幣一樣兌換。
你無法佔有愛,或是誇耀你比別人多了多少愛。
當你真正的了解愛,你將無法視它為一個外在的因素。”
過了一陣子,我變得比較容易明白他解答中的智慧。
任何時候,我們視愛為一個外在的事物時,就會與外在條件起衝突。
然而,憑著我們是愛的領悟,這些條件就會消失。
儘管我們外在有許多限制或是那些尋求從中謀取利益的掠奪力量,
奇蹟是〜愛在有效的運作![71]
當我理解了這個概念,我才更容易明白如何化敵為友。
經由認出敵人愛的潛能,我們已經與他的心接觸了,
因此,他不太可能持續他的敵意。
愛不會攻擊愛。
如果你曾經猜想你是誰〜人類、靈性的生命、光亮的生命、上主之子〜
答案是:以上皆是。
生為愛,你是一個閃耀的太陽,然而太陽都做什麼呢? 它們給予光。
生為愛,靈性與你共振、榮耀你、並且在靈性中給予你一席之地。
生為愛,你是上主之子。
總而言之,你是愛!
每一個人都以他自己特殊的方式展現愛。
或許獲得這關鍵性了解的最大障礙是:我們仍然把愛混淆成情愛與迷戀。
在這個由架構過度控制的世界裡,我們認為情愛與迷戀是稀有的,
所以,我們緊握著少得可憐的它們不放。
我們執著於我們特別喜愛的人們、特別喜愛的財產、以及特別喜愛的樂趣。
耶穌說:“愛也可能意味著「放手」,
這項了悟的痛苦可能是難以承受的,
若是沒有充分的了解:愛的力量在你本性的深處。
以愛釋放執著,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最難以表達的。
其次,是透過「寬恕」釋放怨恨與恐懼,
如果,寬恕被理解為:去圓滿「你是愛」的行動,
那麼,寬恕就可以獲得一個更正面的意義。
最後,但並非不重要的是:
當沒有事情需要你去做時,愛可能需要你釋放去做某件事的衝動。
就像造物主,祂休息是為了以愛指揮,所以,這也是你的一個選擇。
有時候不做任何事,反而是愛的更偉大表現,以及本性的終極表達。
當你了解這些事情時,所有影響你的擺盪力都停止了。”
我們討論的這些概念
刺激了我對於經典文獻描述上主為「我就是自性」的好奇心。
他回答:“那意指「自性是至高無上的」,
而且上主是所有生命的源頭。
然而,那自性的名字是「愛」!( 譯註:詳見 p390 )
你也是一樣,「自性」在「作為」之上,而你自性的名字是愛。[72]
“造物主是愛,愛的源頭,也是你自性的起源。
你是依此形象所創造的。”
“依上主形象所創造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你是造物主的孩子;不是一個被創造的東西。
造物主的秘密超越了任何可被投射為形式或形象的知識。
然而,你神聖起源可認知的層面是愛。
那愛延伸遍及萬物。
在造化中,人類擁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因為人類已經被賦予了
「認知自己是愛,以及為了更進一步的創造而活化愛的力量」的特權。”
“這並非意謂著造物主因此已經分解為無數的微小上主。
只有一個上主,祂提供了萬有永恆的統一性。
依上主形象所創造的意思是:
神聖意志經由一種共有的本質,生生世世流入所有的人類。
那個本質就是愛。
你可以考慮一個具有啟發性的類比,
那就是你自己體內的 DNA (染色體),作為身體整合功能的表達基礎。
你可以從你身體不同的部位採取組織樣本,
然而,DNA 分析會證明它們都是你特有的。
雖然,這些組織樣本沒有一個與整個身體是等同的,
也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獨自運作。
但事實上,一個共同的 DNA 密碼容許身體所有的層面連貫一致,
並且以協調的方式運作。
你可以說有一種如同 DNA 的共同譯碼〜「愛」,
這是你與神聖的造物主所共享的,
「愛」讓你得以在協調中服務生命的源頭、和生命所有的展現。”
“「愛」是你自性的印記。
明白了這點,你就會了解:為什麼任何其它的行為都會有所欠缺。
但更重要的是:你會開始展開你真正被賦予的特質。
別把「愛」想成是一種行為,但也別把「愛」想成是一種效益的值量。
如果,你將自己與宏偉的造物主比較,你將會崩潰落入絕望的深淵。
「愛」不是一種數量,而是一種自性的品質,「愛」帶來行為的適當性。[73]
「愛」是一種品質,不受範圍與大小的控制。
「愛」從上主〜愛的終極源頭〜取得它的力量,
因此,「愛」擁有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
首先,你擁有單純的權利去榮耀你自己內在的愛所帶來的一切,
並且,吸收它們成為你的特質。
因為,你的特質是你愛的總結。
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從你這兒奪走它。”
“愛是完全自由的,因此,在愛中,你也是自由的。
你的身體或許會被囚禁,但是,你的愛是無遠弗屆的。”
“愛指揮金剛微粒,因此,在愛中,你指揮你的生命。”
“愛是條件的主人,愛不是條件的奴隸。
因此,在愛中,你不是任何人的奴隸。
“愛是律法,而任何法律只有根植於愛時,才會有效且令人信服。
因此,所有的人都應當明白這律法,而且在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這也是為什麼我只留給你們兩條戒律:
全心全意愛上主、以及愛你的鄰人如己。
“愛普遍的與所有生命共鳴,因此,在愛中,你也與生命共鳴。
你本質的真相是沒有條件的。
成為你愛的本質是你神聖的權利,而且那是沒有條件的。”
我已經有幾次在生活中體驗到這些教理的實例。
當耶穌臨在時,我回想這些時刻,它們顯得更清晰且深刻。
與耶穌分享並淨化它們更深的含義是一項恩典。
有一個特別的故事與耶穌的訊息非常相關。
它發生在新紐奧良,當時我正攻讀杜蘭大學的碩士學位。
我有幸住在公園區,一家重新裝修過,建於1836年的大宅裡的奴隸住處。
那棟宏偉老舊的大廈就像電影「飄 (亂世佳人)」中的劇照。
它的花園有十呎高的磚牆圍繞著,而且有芳香的木蘭花拱立其上。
進去那裡只有在華盛頓大道與卡龍迪特街角落上的兩處入口。
一個是經由正門,
另一個是經由大而厚重的馬車門,通過門廊下方而到達我住宿的地方。[74]
我的小房子有兩層,
而且我可以從陽台眺望花園另一端的那棟大廈,及它的法式花邊鍛鐵。
我的窗戶外面有一棵枝葉橫生的橡樹,
它有一根如雕刻般的樹枝,延伸至樓上的窗架。
二樓沒有空調和紗窗,我的貓兒日夜都享有進出房子的自由。
那看來簡直是近乎天堂了。
這個地方的一項缺點,以及我以學生的預算能夠付得起的原因,
是它正好在新紐奧良最危險的貧民區邊緣。
僅僅一個街區之隔的聖查理斯大道,就是這城市富有與貧窮的分界線。
不幸的,我所居住的優美大廈就在電車軌道錯的這邊。
為了謹慎起見,我小心的從前門進出,而且避免從卡龍迪特街的馬車門進出。
然而,我的奇趣之一是坐在那蔽蔭的陽台,看馬車門外的街坊孩童嬉戲。
我對於他們的遊戲或他們在做什麼並不熟悉,
但是,他們有些是非常幼小的孩童。
有些看起來相當像頑童,顯然是被忽略了,而且他們都沒有大人在旁管束。
我經常想是否有某些我能夠以「大姐姐」的方式去做或貢獻的事。
但我最後卻決定只是在禱告時記得他們,並且把他們放在我的心中。
當我看著孩子們玩耍時,
我感覺到對他們有份難以置信的深愛,
而且,深深的希望美善會普及他們的生活中,並提供他們向上的機會。
或許,我能以恐懼回應,或是鎖上我的窗戶,並且避免深夜外出。
然而,我日日夜夜的進進出出,也從未有過任何問題。
雖然,我遠遠看著孩子們,卻從未以任何方式接近他們,
但我對他們的愛依然在成長。
這真的是我,生平第一次完全的體驗成為愛的更偉大力量,而非去行使它。
這也是我,第一次真的了悟到:
在把愛的力量視為一個永恆的嚮導之前,
計畫愛的行動可能會是充滿批判與偏見的。[75]
復活節早晨來臨時,我正酣睡,
有人把馬車門打開,或者是那些小孩推開了門,
因為,當太陽升到大廈的屋頂時,
我被一羣在我窗戶下方合唱的小男孩的歌聲喚醒了。
我從陽台揮手致意,
而他們獻給我一小籃可能是從別人的院子摘下的花兒。
那是我們唯一的會面,
幾分鐘後,他們離開時留下復活節的祝福,
送給了我生命中最可愛的復活節禮物之一。
我們未曾再次會面。
我只能推論〜孩子們必定是感受到我的愛,因而有所回應。
我現在比以前更珍惜這美好的認知,
那就是:孩子們有機會可以揭示他們自己的愛,而非被我的愛所保護。
當我與耶穌分享這個故事,他的雙眼閃耀著愉悅,然後他說:
“你可以給別人的最好禮物是:「了悟自我」,
那是造物主對每一個人的期許。”
直至今日,
每當我感覺到我試著以萬事通的姿態介入,以擴展我的愛時,
我就會想起「愛的包容」所具有的更偉大力量。
這並非意謂著我們轉過頭盲目的忽視別人的困境,畢竟我們是同一體的。
另一方面,在我們認出愛存於內心的力量之前,當我們著手愛的行動時,
我們只是批判一個情況,並未榮耀身歷其中的那個人。
除非我們親身經歷別人的困境,
否則,我們有什麼權利去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即使憑藉著最好的意圖,當愛被當作一個行動而給予時,
經常會被拒絕或引起敵意的回應。
這是因為,它被認為是一個來自別人觀點上的批判,而不是愛。
耶穌說當你是愛時,你才會被導向正確的行為。
你或許會問:
我必須把愛導向人們,有意識的祈禱,或者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專注在愛嗎?
我不認為你必須做任何其它的,
只要誠摯的成為愛,其餘的都會隨之而來。[76]
另一個發生在我小時候的故事,可以說明人格之中愛的力量。
這也是我與耶穌分享過的一個故事,他還幫助我發現其中更偉大的涵意。
我出生於西元1940年的一個德州小鎮。
當時那個小鎮上的人口還不到一萬人,
很像以蒙太奇手法拼貼剪輯的世界。( 譯註:CH4-p77 )
在薑餅屋尖頂式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物的背景襯托下,
既有迅速的發展與現代化的景象,
也有大蕭條時期生活殘留下的遺跡,散佈在小鎮的各處。
這故事裡的主角是:麥特,他是一個用四輪騾車來清運廢棄物的人。
收集廢棄物在當時尚未被大型工業化,
而一個具有創業精神及可利用裝備的人,總是能找到工作。
麥特在鄰里附近做許多不同的農莊雜務,而其中的一項是我深切期望的,
那就是:春耕時,他會帶著他的犁和騾子到我們廣大的田地上,
為我們的夏季花園翻土。
他的妻子薇歐拉,是我母親的管家,她是一位熱心又親切的女士。
她對於我的養育負有一部分的責任,
而且,有時我會在午後與她的孩子們一起玩耍。
每天麥特前往做零工的途中,他和他的四輪騾車都會經過我們的房子。
未滿四歲的我,會等待並且聆聽他的騾子「喀哩-喀啦」的蹄步聲。
最奇妙的事就是:
我可以從好幾個街區之遙,在聲音預示他的來臨前,就感受到他的存在。
麥特有某種光明環繞著他,而且,有一種獨特的態度與氣息。
我無法想起在我童年時期還有誰會比麥特更明亮的了。
他有一個非常好的能力,就是能與任何人自然的相處。
雖然,過著儉樸的生活,他卻是一位高尚的人。
現在我明白了,他已接受他生活中的限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圓滿「他是愛」。
你不必認識麥特或是與他互動才能感受到他的光。他就是洋溢著滿足與和平。
麥特寬宏的特質,是我早年合群且熱愛生命的跳板。
只要天氣許可時,他就會載我到鎮上的廣場,[77]
譯註:CH4-p77
蒙太奇(法文:Montage),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
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地之拼貼剪輯手法。
蒙太奇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方法和表現手法之一,
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
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 ( 剪輯 ) 起來,以敘述情節,刻畫人物。
憑借蒙太奇的作用,電影享有了時空上的極大自由,
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
那兒離我家大約只有五個街區。
揮手道別之後,我就繼續我的行程,包括去拜訪一個店家老板,
然後穿過空地、牛棚、祖母的花園、以及秘密的躲藏處,一路步行回家。
這是我每天固定的路線。
你看,那是「小流氓」( 譯註:CH4-p78 ) 的時代,而我是其中的一員。
麥特最早教我「成為愛」…愛不是你做的某件事… 愛就是你!
「成為愛」,有著令人驚奇的感染性!
說完我的故事之後,我看著耶穌,希望他能增添或潤飾。
他只是發著光,聳聳肩,然後說:
“我如何能為完美再添加些什麼?生命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他說那句話的方式,榮耀了世間完美的生命,
就好像是清涼的水花,潑在我的臉上,喚醒了我。
在那一刻之前,我一定是被哄睡了,
睡在那以為「完美只發生在天堂裡」的舒適毯子下。
與這相關的還有我其它的假設〜以為他所教導的「你就是愛」,
(除了聖人之外) 或許是只能在天堂裡實現的一個概念。
「我們是愛」不僅僅是與上主和我們最終的成就有關,
而且,也與此時此地的生命有關,這個概念第一次打動了我。
然而,這不是一個在實際生活中能簡單掌握的概念。
所以我問:“你能再給我更多現實生活中「成為愛」的例子嗎?
它像是一個天真喜樂的小孩嗎?”
“我不認為我需要提醒你「愛」所有甜美和明顯的層面。
你的心裡已經知道了。
你想不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在生命的困境裡成為愛呢?”
“這其實才是我想知道的。只是當我與你在一起時,我感覺不到生命的困境。”
他微笑了。
“在困境裡,愛是認知到你的「真實臨在」能引起改變。
這意味著要忠實於你自己的天職與服務的才能,
拒絕其它財富和名譽的召喚,它們會減少你真實身分的榮耀。
它經常意味著堅定屹立於混亂之中,
憑藉著耐心,確信你所扮演的角色是這成形拼圖裡不可或缺的。[78]
譯註:CH4-P78
小流氓 "Little Rascals":美國當時流行的電視連續影集。
「愛」是一位持續專心致力於事業且努力保持頭腦清晰的商人,
他不眠不休思索了許多夜晚,直到出現了一個低成本高品質的解決之道。
「愛」是一位忠心且有耐心的母親,
她為了治癒和引導她焦躁不安的小孩,從未停止她的警覺心。
從前有一位這樣的母親,
她嘗試過悉心照顧、感化、責罵、糾正教育、以及勸導。
但外在的一切都不管用。
她一直沒有放棄,甚至考慮把小孩安置於她兄弟的家中,
以便給她的兒子一個新的開始。
然後,有一個夜晚,當她祈禱,並且為那最後的「可能」靜心時,
她得到了一個令她吃驚的領悟。
她發現自己是問題也是解答的一部分。
把她自己抽離而置身事外,等於是否決了一個他們雙方都需要的重要關係。
自從這個了悟和一夜的安眠之後,她重新提起精神來,
第二天早晨,她以一個「靈魂對靈魂」的擁抱喚醒她的兒子,
迥然不同於自兒子襁褓以來,他們曾經分享過的一切。
治癒於是展開了。”
“你看,展現你愛的本性,
意味著去接受你生命中的情境,並且與它們連接。
人們經常在生命的表面滑行,
尋求感官的知覺,被慾望所駕馭,也被不滿所驅策。
對他們而言,諷刺的是:
只有當一個人跳下滑板,並且腳踏實地的時候,生命才會開始運轉。
了悟「你就是愛」的第一步是:榮耀與接受你與生命不可避免的關係。”
“我向你保證:這不是一個嚴峻的追尋。
你越是與生命接觸,並且從中獲得啟示,你越能發展出一種幽默感。
事實上,正是那些表面的,和所謂「識時務、合時宜」的行為與態度,
剝奪了生命中的歡笑。
笑有益於靈魂,尤其是當你能對自己的問題一笑置之時。”
“永遠不要低估你與生命接觸的力量
〜當自我的中心點與上主的實相接觸時。
這會使你感到謙遜。
它也可能使你昇華、開悟、或是讓你落淚。
除此之外,它必然會使你超越那壓迫了你許久的問題。” [79]
“女人分娩時,
若不是因為與正在進行的奇蹟有所連結,她可能很難忍受那疼痛。
運動員若不是因為與其他的隊員們共享團隊的精神,
將無法持續忍受由肩膀脫臼所引起的疼痛。”
“生命是連結的冒險。你所做的連結,申明並增強了你的特質。
你以愛所作的連結,將會是你的花環垂掛之處。
其他所有的人事物都只是耗盡能量的經驗。
他們可能帶給你歡樂或是挑戰,
但最後,他們會留給你「對真實生命意義的飢渴」。”
“靈魂迫切的想要一個真實的體驗,而這體驗只有身體的生命可以給予他。
身體迫切的想要一個永生的體驗,而這體驗只有靈魂可以給予它。
當你允許這個合一去實現它自己,
你會直接的了解「展現你愛的本性」是什麼樣的感覺。”
“人類被創造為透過「合一」而進化〜最先是與上主,然後是與生命,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身體與靈魂的密切結合。
身為上主的孩子,
人類被賜予了一種自我感,附帶一個「接受它」的次要盟約。
身體為了擁有更高等的生活,必須承認靈魂。
靈魂為了要實現物質的經驗,必須榮耀身體。
身體與靈魂擁有許多可相互貢獻之處。
靈魂為身體帶來一個高等生命、高等意識、和高等原則的願景,
以及追求它們的勇氣。
身體給予靈魂許多的體驗,而其中最偉大的體驗是:慈悲。
身體也提供了一個作為運用與服務生命的聚焦領域。
身體和靈魂相互的連結與整合,擴大並指引了心的目標方向。”
“你的首要義務就是去接受身體、靈魂、和愛的合一,
〜愛在你的心中,也是你自己。
一個女人如何能在世上找到她的定位,而一個男人如何能與他的弟兄和解,
如果,兩者都沒有成功的完成他們生命中最關鍵的整合?”
“許多有關身體與靈魂的描述,並沒有充分的解釋它們彼此的重要關係,
或它們合一過程中的掙扎。
身體才會常常想要和平、寧靜、以及保護。
若沒有靈魂和愛的激發力量,身體會尋求一個最少阻力的生活。”[80]
身體主要的過錯是和抗拒改變有關;
身體寧可選擇安逸與方便。
身體不是一個風險的承受者!
相較之下,冒險的過錯通常源自於靈魂。
靈魂來到地球就是為了體驗。
靈魂早已熟悉豎琴甜美的聲音,以及天堂玫瑰的芬芳。
若沒有物質的經驗,靈魂就不會了解玫瑰花刺的感覺像什麼,
或是一架噴射機的重力加速會是多麼的令人興奮。
靈魂才會去享受世界棒球大賽的刺激,
或是墜入愛河與步入婚姻的喜悅。
這些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經驗。
然而,靈魂對於經驗的熱忱,也會引發問題與麻煩。
當靈魂不滿於世俗的盟約時,問題與麻煩會特別的明顯。
“一個分離與毫無克制的靈魂,會為自己和別人引起嚴重的問題。
不知道靈魂的身體,可以活生生的被埋葬在它的放縱或自我保護之中。
兩種極端都不好,你長久留守於任何極端,也不是造物主的意願。”
“若是不了解愛的真實意義,身體與靈魂的結合,可以是艱難的掙扎。
當你了解愛的力量時,平衡與解答就會自然發生。
到達這一步之前,許多人已經落入一種自我毀滅,或甚至罪惡的生活。
這類墮落的行為是因為〜靈魂失去了與愛的連結,
也失去了他物質生活的重點與服務的任務。
人類的弱點是可預期的,但罪惡卻非然。
如果你幫助一個人回復內在三個生存的基石〜靈魂、身體、和愛〜
你會幫助他重新找回他的生命。
“你會如何分別弱點和罪惡呢?
“罪惡是一種毀滅性的行為,
違反了可行的、創造性的、以及存在的同步傾向。
因此,罪惡是一種抵制造物主已運行事物的行為。
罪惡傷害了別人,而最終傷害了自己。
這並不意味著:
造物主不會化毀滅為賜福,或是犯罪者將不會被寬恕。
重點是:罪惡會破壞「整體性」。[81]
你對於罪惡的了解,應該保持簡明扼要,
這就是為什麼摩西會把罪惡濃縮成十戒。
這樣可給他的人民一個簡易的指導規範,
同時也避免無止境的列舉輕罪以及評判。
大多數有關「對錯」的爭論只會造成生命之流的分裂,
而且,這可能會嚴重的抑制靈魂航行於生命之流的能力。
假裝是「公平正義」的批評,會造成無止境的「對錯」。
上主的旨意並不是要你執迷於這些爭論中,
因為,它們會抑制你實現身體與靈魂的合一。”
“你學習去「解決問題」並且「學習寬恕」,才是更重要的。
你們是一個團體,
你們當中有誰不是因為身體與靈魂的不平衡而正在掙扎呢?
這就是弱點的本質〜
身體與靈魂為了合一而掙扎,經歷不協調與偏差的片刻。
這如同一個正在學走路的孩子跌倒後,
絕望的嚎啕大哭,又試著藏匿不小心撞碎的花瓶。
一個人臻至完美的道路只是一個過程。
過程中的挑戰可能是既惱人又令人沮喪的。
但是,它們是追求整體性時的失敗,
與罪惡不同的是:罪惡是蓄意違背整體性。”
“我經常被問及為何我要從社會的邊緣揀選出我的門徒,
這些門徒並不是一直遵守著合宜的社會規範。
答案是:他們是充滿生命力的人,
完全展現出他們與上主的盟約,使身體與靈魂合一。
我幫助他們更加了解:
透過愛的臨在,合一的過程可以超越人類的不穩定性,
並且充滿了超然的恩典。”
“在領受合一盟約時,
你會碰到歡笑的時刻、悲傷的時刻、以及需要你原諒的時刻。
在解決那些問題的過程中,你會尋得了解別人的慈悲心。
而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你會知道你就是愛。
只有經由「愛的力量」,這重要的連結才能形成,
也才能達到「同一體」的狀態。” [82]
耶穌說:一個人最大的錯誤,是持續花費多年的時間去與架構連結,
而沒有去與上主、與生命、以及與他自己的本質連結。
因此,我們的問題已經變成:一個人試圖去服侍兩個主人〜愛與架構。
架構是我們經常且深入談論的一個重大主題。
他說架構是我們在了解生命運作方式過程中最巨大的挑戰。
在我們擁有一個更融通的了解之前,
我們很可能遭受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外在的挫折。
我們自願被架構控制,因此,我們看不見「愛」的道路和更偉大的力量。
例如:他說從架構的觀點,暴風雨只是一個物力的產物,被驅動而運行。
在一組特定的條件與向量下,它將以一種完全可預測的方式來襲。
然而,因為愛指揮宇宙,並且激發萬物活動,
有一個更高的力量在運作,那個力量也可以被召喚。
“一場被愛的暴風雨,不會傾向於去導致毀滅。
即使一個人等到絕望時才添加愛,也總比一點愛都沒有來的好。
當然,這有點像是烘焙無糖的小餅乾,然後,只是灑一些糖粉在上面。
如果,你在調配時就用糖,效果會更令你滿意!”
我們在愛和架構之間的進退兩難,
經常使我們無法清晰的感知,該如何隨時懷著愛向前。
架構會欺騙我們,使我們去延遲愛,或是完全的免除了愛
〜通常是在等待的藉口下,直到愛可以「產生效果」的時候。
當你展現你愛的本性,你就迴避了所有的問題,
因為,你就活在解答中。耶穌說那樣就足夠了。
“凡是該你擁有、以及去做的人事物會來找你。
愛你面前的人事物,與愛其他或許是你較喜歡的人事物,並沒有差別。
賜福不是在「愛的對象」裡,而是在「愛的機會」裡。”
我問:“我應該先愛什麼?”
他回答:“任何在你面前的人事物。”
“我要先做什麼事?”
“任何在你面前的事。”
“我現在要幫助誰? ”
“下一個跟你談話的人。”
“接下來我該學習什麼? ”
“你所面臨之問題的解答。”
“你不必去找尋你的課程。”
“它們會來找你。” [83]
“人們經常到別處去找尋課程或目的,
因為他們認為在他們面前的那一個不夠好。
他們經常以找尋困難的課程嚴厲的對待自己,
而沒有去尊重他們面前那個簡單課程的力量。
你眼前所擁有的課程已經相當足夠了。
當你已精通那個課程時,你的下一個課程就會出現。”
我的回答是:“我想我們向外找尋自己,
是因為我們感覺到非常的迷失,而且與源頭非常的疏離。”
他慈悲的微笑,並且提醒我:
我們與源頭的連結,是在神聖的天心裡面,而不是在別的地方。
然後,他繼續解釋:架構的分離本質及許多幻覺。
“當你看出物質世界的所有一切,是由相同的金剛微粒組合而成,
那麼,架構可以被視為:
提供了個別和複雜的排列,以區別不同的形式。
而排列的差異造成了不同的特徵,
例如:樹不同於鳥、或鐵不同於汞。
有許多廣大的排列,它們的物質型式可以持續長時間的穩定,
但即便如此,它們仍然會死亡。
因為會死亡,它們沒有資格指揮你的生命。”
他說維持你的一體性,是聖靈的意願。
架構是最大的騙子,它使你感覺被劃分,而且被分成許多部分。
你不僅僅是根源於愛,你也是所有你曾經愛過的、以及所有愛過你的。
所以,你的愛被保存在記憶、與潛能中。
他為我說明得相當清楚,
愛不僅僅是當下存在的神性能量,也是過去的記憶、與未來的潛能。
“愛是無止境的生命源頭。
你的名字是愛,
而組成你特質的是:
所有你曾愛過的、
所有愛過你的、
所有曾與你分享生命的、
以及你透過你的愛,帶入存在的每一個人事物。[84]
那就是你的本質。
你永遠不會與愛分離。
愛是你的永生。
架構造成了幻覺,讓你以為你的生命被切割成時間、和空間的片段,
或者是,懸掛在別處不太可能發生的情境裡。
向來只有架構的支配,才能把你從你的整體性分離開來。
聖靈的力量可以粉碎分離的幻覺,並且使靈魂恢復純然的一體性。
在聖靈的臨在下,你與你的造物主同一體,
而且全部的你會被重新聚合成完整的人格。
一體性是神聖的;一體性是痊癒的。
一體性是所有奇蹟的本質
〜無論是身體、思想、財務、以及關係或社會上的奇蹟。
那些被拆散的,都會回到同一體的狀態。
愛支持一體性,一體性也支持愛。
透過那共有的結合力,愛可以治癒任何人事物。
這結合力的能量是信念。
信念是那內在的了解,憑著這了解你擁抱一體性,
即使所有的幻覺都不是這樣告訴你。”
我論及有關聖經裡的事件,一個婦女觸摸了耶穌的衣服而被治癒了。
他回答:“她觸摸到我的愛,所以被治癒了。”
“另一方面,架構的本質就是去把你的生命切割成許多部分,
然後,再使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相互對立。
你願意讓架構當你的主人嗎?”
我即刻的反應是:完全的反感。而且,毫無猶豫的問:“那就是人類受苦的根源嗎?”
他的回答堅定且直接。
“人類受苦的根源是:
與上主分離、與愛的本性、以及與愛是如何指揮宇宙的了悟分離。
在分離的狀態下,你必然會去服從架構,即使它只是真實指令的薄弱偽裝。
架構是一個殘酷、分裂、背信的主人。
在分離的狀態下,架構會一直試圖去控制你,
但諷刺的是,當同一體的狀態恢復時,
架構就變成一個既謙卑又欣然的僕人。” [85]
“你看,這是因為宇宙的指揮律法。
愛指揮了宇宙、金剛微粒、一體靈性、心、以及所有的生命。
因此,當你與愛的力量分離,你求助於控制的伎倆。
那時,架構的影響力就支配你。
只要你企圖去控制生命,或是認為你能夠控制生命,
你將會屈服於架構,而且它會牢牢的掌握你。
這追逐的悲劇是:你永遠無法控制生命。
然而,上主之子真的擁有更偉大的力量來指揮生命。”
這段話觸發了我少年往事的重現。
那個時期,馬術競賽和騎馬是我的運動,而高速行進賽馬是我的專長。
有一天,我正在競技場中練習,一位老牛仔注意到我與我的母馬有一些麻煩。
我的馬速度慢,而且牠所繞的圈子太大了。
我為了控制牠,努力用盡所有的方法,卻沒有成功。
老人家示意我走到柵欄旁,而我希望他可以給我一些訓練的提示。
他的確給了,雖然與我所預期的完全不同。
在香菸的吞雲吐霧之間,他以德州人慢慢拉長語調的方式,
說:“親愛的,你的體重有多少?”
那個時期,我有幾分「崔姬」的體型,( 譯註:CH4-p86-1 )
所以我紅著臉承認我只有
然後他指著我的母馬,問道:
“是什麼使你認為你可以擺弄
我結巴無語!那是什麼種類的問題啊?
我開始想把它置之度外,並且走開,
那時,內在有個聲音告訴我,他正引導至一個我需要傾聽的重點。
這個人已經訓練冠軍選手將近50年了,
但我還無法辨別究竟他是即將奚落我,或是讓我從他的經驗中獲益。
我堅持下去,有足夠的好奇心讓我去碰碰運氣。
他繼續說:“如果你讓那母馬在依照你或牠的方式之間作選擇,
牠很可能會折衷,然後落在不上不下的某個點,然後你又開始使力說服。
這樣子,你決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效。
秘密是:變成與馬合而為一,那麼,你的方式就是牠的方式!
然後,你會比牠重
之後,我全神貫注的傾聽,而他繼續教導我一些「合一」的秘密。[86]
譯註:CH4-p86-1
崔姬 TWIGGY
60年代英國籍最知名的模特兒,她的特色就是「瘦」,但有一雙靈秀慧黠的大眼睛。
譯註:CH4-p86-2
當我告訴耶穌這個故事,他的臨在幫助我更深入了悟那個馬術課程。
我們透過深入的眼神對視,
他知道我已經領會到一個非常特殊的真理。
控制是「分離」的手段。
指揮是「合一」的方法!
“這結合的能量是信念。”他說。
即使在一個像戰爭一樣艱困的情境中,
每一個優秀的將軍都知道:
有效指揮的秘密是:「團隊精神」與「共同目標」。
上主賜予祂的孩子「愛的力量」。
與「控制」結合,那力量就會削減。
與「指揮」結合,那力量就會擴大。
這個了悟與耶穌已教過我的架構問題,有著驚人的相關性。
正如他才剛說過:
架構是分離的工具,也是控制議程的手段。
根據他的教理,是架構導致了疾病與耗竭。
惡化的架構會耗損我們的能量,並且無窮無盡的剝削我們去修補它。
身體是一個複合體,由愛與架構共同組成。
這看似矛盾的互補力量之整合,環繞著神聖天心、與高等智慧的結合。
“當架構失去平衡,或是與本身起衝突時,你就會感受到痛苦。”
他補充說:“當架構與愛起衝突,而你卻不知如何去解決這個衝突時,
就會有更大的痛苦來臨。”
答案在於:認知正確的優先順序、
以及了解「心」的更偉大層面、能主導任何情境。
儘管,架構的挑戰確實可增長靈性的活力,但架構決不是心的對手。
“滋養心!”他常常提醒我。
透過讚美、和感恩,加強心的正面動力。
每一天的開始,透過寬恕的表達,來消除任何負面的動力或情況。
謹記著:任何負面的動力,會使頭腦陷入一個反向的邏輯裡,
而這正是你開始在你的生命中製造矛盾的原因。
當你想要解決一個問題,
事實上,頭腦就開始製造問題的更多層面來作為解答。
頭腦並不是為解決問題而運作。
頭腦傾向於使問題永遠存在而運作。[87]
“任何一個相信匱乏的人,
會在他的頭腦中設定程式,去相信匱乏是真實的。
因此,他必須賺很多錢去補償匱乏。
而他賺錢的方式將會容許匱乏也持續下去。
他會繼續投資在匱乏上。
他會把他的價值與有限的事物或受控制的供給相連結。
他會說:‘鑽石很稀有,所以它們當然可以保值。’
或是‘最好的不動產數量有限,
所以即使成本高,這些投資仍然是好的。’
他會以槓桿經濟學來加強他的思考,
然後那槓桿會在他的生活中引發問題。
他為了更多的錢不斷工作,以保護他的槓桿,
直到他的生活終於因為槓桿而失去平衡。
在這樣的思想狀態裡,他決無法解開豐盛的謎題,
只能與「相信匱乏的結果」抗爭,來保護自己!
匱乏是架構的一個層面,
也因此,它是一個沒有解答且不斷自我延續的問題。
無論多麼龐大或複雜,所有的架構都在退化。
熱力學原理證明了架構自我消耗的本質。
然而,宇宙卻是無限的擴展。它的豐盛是無止境的。
這看來似非而是的道理只能經由愛的力量來解釋。”
另一個「加強心」的練習是:天真的感知。
在你體驗生活之前,不要沈迷於對生活的算計。
他經常提醒我:“生活、經驗、並且享受。”
有時只是週末「外出」旅遊一下,
除了,願意以新的感知、與冒險,來獲得驚喜之外,沒有任何旅程的規畫,
那感覺會是多麼好啊!
當然,計畫商務旅行和正式的渡假也是很重要,組織架構的指南在此會有幫助的。
然而,這些假期很難使人消除疲勞和恢復精神。
許多次耶穌幫助我解決藝術上的問題,
只是經由鼓勵我:不帶批判或成見來觀察自己的行為。
他經常會輕輕的提醒我:去脫離「再三考慮」的情況。
他會說:“放下你的顧慮,去做吧!”
每當我聽從他的忠告時,我就會在短時間內完成工作,
這比思與行所需要的時間少得多。[88]
現在看來,我們常常受頭腦的影響而耽擱,
頭腦一直在找尋更簡單的解決方法。
終究,這類的花招只會浪費我們的時間、能量、
還有最重要的〜我們指揮的地位。
他說:“透過毫無保留的立即行動,你建立了正面的動力,
這可省下時間和能量,並且增強你指揮的地位。
專注於你正在做的事,並且天真的享受那過程。
這是赤子之心。
這是天堂之鑰。
這是活在當下與珍愛你生命裡這時空交會點的關鍵。
無論你正在做什麼,欣賞它。
坐在草地上時,欣賞它的溼潤與涼爽,感覺清新的微風吹拂你,
或只是與人溫馨的談話,經由注視某人的雙眸,而真正的感覺活著。”
他會以簡單的指示教導我,
例如:看著窗外,並且數出灌木叢上的樹葉。
然後,在我的頭腦有機會計算之前,
他會收回我的注意力,要我
“現在轉回來,並且告訴我,你看到了多少葉子。”
我會開始想解釋說我沒有時間去計算所有的葉子,
但當我只是去回答時,答案總是正確的。
在我的頭腦介入之前,他會阻止我。
“生命有一種單純性,如果你能天真的接受,它會帶來喜悅!”
我說,去沉思單一事件裡,可能呈現之不同層面的意義,
是多麼具有啟發性啊!
他同意,但同時告誡說,每一個人事物都有權利只是自己,
不必去成為其他人事物的象徵,或是引人深思的事。
他說:“自性是至高無上的,不需要證明祂自己。”
當他提到那個話題時,我釋放了過去曾經歷的一種防衛感,
當人們在我的畫裡「看到」象徵的意義時,
似乎意味著某些添加的意義可以為畫帶來附加價值。
我覺得自己不夠精緻,只是畫了棵樹,並沒有其它更多的含義。
他回答:“一棵樹就是一棵樹,有什麼不對?
雖然,象徵性的訊息可以富饒趣味與意義,
但是,沒有什麼比「單純的存在」更有力量了。[89]
一個人事物不必為了「存在」而去具有其他人事物的意義。
即使是否定最微小事物「單純存在」的權利,
你也就是在侵蝕你自己「單純存在」的權利。
很可能,那些會這樣做的人,甚至沒有領悟到他們有權只「是」自己!
當一個人習慣性的將每個人事物套上額外的意義與重要性,
他是在竊取生命的力量給頭腦。
如果,這樣的傾向變成一個執著,你認為會發生什麼事?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經由愛的力量而展現,
不是為了去迎合外在意義的議程。
一株小草來到你的花園展開了生命,
是因為它的父母留下了一粒種子、環境適宜、
而且,所有生命的神聖源頭甚至授權「真我」呈現為一株野草。
不要速下結論認為它是對立的象徵,或是黑暗命運的確認。
它只是一株野草來到你的花園,因為它想要在這兒生活。
然而,若是你不想要這株野草,表達你的感受,並且祝福它邁向它的旅程。
要擺脫任何你不想要的人事物,最好的方法是:祝福它!
因為,愛榮耀愛。祝福榮耀祝福。
如果,你單純的運用這方法作為一個靈活有力的生活指南,
生命中的許多事都會自然完美。這就是本性的至尊無上。
“起初有三個神聖的因素〜三個「本性」的支柱:
第一與最初的是「真我」的存在,這是神性的源頭。
第二是「天真」,這是神性的靈性存在。
第三是「天愛」,這是神性存在與創造力的展現。
本性的三個面向都延伸至人,使他得以祝福與實現。
“在創世紀中,第七天的目的是:停止一切作為,並且安息。
這既不是創造的結束,也不是造物主的退隱。
這是至上本性所指揮之終極計畫的開始... 而其展現的自性是「天愛」。”
他說明我們如何在生活的覺察裡,
自然的感知到「自性、作為、和擁有」之間的關聯。
在真實的優先順序裡,「自性」就是我們的「愛」,
我們的能力與我們生命中的成就,都是源自「愛」。
然而,架構的世界顛倒了這個順序,並誘導我們相信:
我們必須先「擁有」才能有所「作為」; 先有「作為」才能顯現「自性」。[90]
在專業領域裡,這種優先順序有些關聯。
然而,當它支配一切時,就會製造出許多有執照的專家,
他們不是基於愛的動機,因而也缺乏真正的能力。
這優先順序的顛倒,會導致為了優勢而去擁有物質,
進而使用優勢去取代真誠的「作為」。
最終產物會是「形象的創造」而非真實的「自性」。
根據耶穌所說:我們的自尊、自重、自信、以及幸福的經驗,
不可歸因於小我,而是歸因於「愛」。
“小我鞏固了偽造或短暫的形象,這形象取代了你的愛。
虛假的閃耀形象與你的幸福無關,反而會損耗你的幸福。”
他指出這會發生在:每當我們把生命的目標奠定在所「擁有」的人事物上,
而不是奠基於我們的「愛」。
自我形象會累積,一層又一層,
而它們之間,並沒有和平之道,也無法把它們變得單純。
但他向我保證:
當我們反轉方向,並且以愛的本質建立我們的「自我認知」時,
所有衍生出來的形象會失去它們支配的力量。
這個世界充滿了迷失的人們,
他們試圖以外在關係所產生的身分,來解釋他們的存在。
即使一個負面的關係,也比感到被遺漏來的好!
換言之,當你不知道你是誰的時候,「有」總比「沒有」來得好。
“事實上,「你是愛」,而且你來自「愛的源頭」。
這可能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了悟,因為它揭露了你生命的責任。
“「愛」是你自性最主要的力量。
「愛」是生命的力量,對「愛」明智、盡責、且投入的管理是美德。
“為了這個目的,某些秩序和指南是有幫助的,
但是對於架構的執著、既定的依賴、規定、以及它幫你揑造出來的身分,
則會帶來許多煩惱和苦難。”
“所有複合的型式都會死亡。
為了使生命繼續運作,它們必須毀壞和改變。
當它們毀壞時,若執著於架構和複雜的附屬物,會是一個令人痛苦的經驗,
無論它是身體上、社交上、或是事業上的執著。” [91]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
“由愛的觀點而言,你可以把無法避免的改變,導向自己與他人的改善。
然而,當你已經把架構當成工具時,你才能那樣做。
“觀察架構時,你必須警覺,因為架構是大千世界中的組織要素。
例如:架構只是不斷變化之物質形式的複雜排列。
它也是思維概念公式的一個面向,被用於了解或管理生命。
有許多世界的層次是透過架構而規畫,
而那些架構已被人添加許多思想程式的因素在其中。
如果你記得架構的局限,架構就可以為你服務。
但是,如果你忘記了架構是什麼,它就會壓迫你。”
於是我問:“什麼時候架構的影響力是太過分的?”
以與眾不同的方式,他回答:
“嗯,當事實證明地球不是扁平狀,但架構仍舊鼓吹這個信條時,
它就已經太過度了。
當節日已失去它們的意義,而如儀式一般持續時,
它就已經太過度了。
當政府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力,不是為了服務人民,而企圖殘存時,
架構就已經太過度了。
當任何官僚政治停止服務,而且開始自保和自肥的時候,
也該適可而止了。
當公司已被書面作業埋沒,而且失去了價值感和生產力時,
也該適可而止了。
當學校教的只是理論,而鮮少有關生命真正運作的方式時,
也該適可而止了。
當架構變成主人
〜那決定性的因素〜 它就已經太過度了。
最終,架構會永遠背叛你,因為它必須如此。
架構是會死亡的。即使宇宙的自然架構都會死亡,
更何況所有思維概念的公式,只支持著短暫的議程。”
他繼續說:“若要有創新的想法產生,科學理論的架構就必須放鬆。
若要有新的價值觀出現,公司的架構就必須放鬆。
人們必須擁有「自我管理」的感覺,責任感才能成長。
如果要倫理道德在世間被尊重,做對的事情時,必須有一種喜悅感,
而不是因為做錯事情會被懲罰的恐懼感。[92]
當你不能再感受到心的指揮,而心也不能賦予你生命力時,
也該適可而止了。
架構企圖控制,因為架構的「必死性」招致一種永不滿足的恐懼。”
我問:“頭腦產生的架構,也是不可靠的嗎?”
他回答:“甚至更不可靠。
因為,大多數的時間,你把它們與事實混淆。
頭腦喜歡架構,因為架構代表邏輯,而同時,
架構給頭腦許多可編輯的片段,
頭腦可以將它們編織到自己的複雜世界裡。
透過集體的同意,頭腦確認它自己的虛構物為事實。
許多你們稱之為事實的,根本就不是事實,
而只是思維產生的架構,經過一致贊同而已!
一旦「心」開始管理你的生命,
你很可能會選擇遠離大多數思維產生的架構而生活,
或是,至少你會知道如何分辨哪一個才是真正在服務你的。
頭腦對於架構有一種永無休止的愛好,而無視於它危險的傾向。”
他進一步說:
“最危險的架構,是被你內在化成為身分形式的架構。
「我是如此又這般,我在社會上擁有這個地位,我擁有那份傳承。」
當你以架構來定位你個人的身分時,你已經被「耍」了,
因為任何你所內化的,就變成你無法看見的。
內化的架構最嚴重的妨礙了你對「無極」的感知以及「永生」的覺察。
你外在順從架構,已經夠不好了。
然而,如果你使架構內化,你會遭受到更多覺察的損失。
當架構內化的情況發生時,你會認為自己是架構的一個產物。
沒有比這個還要更遠離真理的了。”
“如果你認知自己就是愛,你會沒有恐懼。
然而,所有其它的身分都是根源於架構,因此它們都是會死的。
「必死性」駐於死亡的恐懼中,
並且藉由灌輸恐懼給所有自願參與者而倖存。
煩惱和苦難隨著這個恐懼而來。”
“一旦你使架構內化,你的生命會被兩個力量駕馭:愛和恐懼!
但你無法同時侍奉兩者... 儘管大多數的人試圖如此。” [93]
“這意味著愛和恐懼是對立的嗎?”
“如我之前告訴過你的,
愛沒有對立,因為愛是神聖的溶劑,它終止二元性。
然而,愛可以是一個選擇,因此也可以有愛以外的選擇。”
“對立與選擇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選擇只是另一個可能性。
上主之子透過他們的選擇以及對實相的觀點延伸造化。
因此,選擇是不可避免的。”
“你看,「禁食」是「飲食」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兩者都可以被體驗,但不能同時。
你或許認為它們是對立的,因為它們是選擇下的產物。
它們彼此並不對立、也不加強對立。
事實上,一個會抹煞另一個。
「選擇」是自由意志的產物,而且事實上你是被賜予了選擇的機會。
「選擇」在你自由意志的範疇裡,提供了加強與改變生命的可能。”
“例如:當一個人結婚之後,他的生命會大大的改變。
他生活中的焦點會與他單身時完全不同。
要不要生小孩,是另一個會改變他生命劇本的決定。”
“有些選擇是如此徹底,以致於截然不同的世界隨之而起,
而被拒絕的選擇則從視野裡完全消失。
這些是最難扭轉的選擇,因為其它的選擇似乎已喪失。
這就是為何你記得自己真正的本質,
以及「愛是你的核心真相」是如此重要!”
“至今給過你最重要的選擇是:成為你的本質「天愛」、或不成為... ”
接著這段陳述的是靜默與真空,他選擇不以言語盈滿。
給我些許片刻思量那段陳述之後,他繼續說:
“大多數的人帶著遲疑首肯,部分的、逐漸的、回應那個選擇。
這優柔寡斷的觀點,使他們面臨一個神秘的深淵,
那兒充滿了恐懼、架構、虛假的身分、以及生死存亡的掙扎。
許多人因此面臨極大的痛苦和憎恨。儘管如此,這些都不是愛的對立。[94]
所有那些負面的情緒和經驗,
是因為人選擇不去榮耀他們「愛的本質」所造成的結果。
愛可以完全化解它們。
如果,愛是這些負面的「對立」,
那麼,愛的臨在反而會加強差異,而且會引燃兩極化。”
“沒有架構,「對立」就無法存在。
你所感知的「對立」,只是在有限感知範圍內的幻覺。
如果,你看到整體的畫面,兩極就會消溶。
實際上,「對立」只是因為你沒有看到連接的環節,而以為圓圈已斷裂。”
“例如:若是一個小孩看著攤在桌上的平面地圖,
他可能會說「地球的兩端」。
你必須做的只是:拿起這張地圖,把它捲成一個圓圈,
然後指給他看陸地和海洋的交接處。
你可以說白天和夜晚也是對立的。這似乎很真確:
如果,你是住在山谷裡,那兒日夜變化驟然。
如果,你住在山頂上,那兒的日夜轉變是漸進緩慢的,
那麼你就能觀察到這連貫性。
如果,你航行到月球,你就可以回顧地球,
然後更清晰的觀看變化的過程,像一個有許多階段的完整循環。”
“這可以適用在所有的「對立」,即使是科技的「對立」。”
他朝著我的調色板望著,指著我在使用的色彩。
“黑色似乎是白色的「對立」,( 譯註:CH4-p95-1 )
因為,黑色是「吸收」的極限,而白色是「反射」的極限。
然而,事實上,這個光譜超越黑色與白色而延伸。
黑色繼續轉變成陰暗透明,而白色繼續轉變成光亮透明,
而兩者最終會達到全然的清澈澄明。這個循環因此而完整。”
“所有的「對立」可以透過連接環節、恢復循環而解決。
把「對立」設定成兩極,是一種無知的安排、以及自私的架構。
愛是終極的連結,而且當愛臨在時,很容易找到其它的連結。
沒有愛的臨在時,許多必要的連結,或許會被遮蔽千秋萬古。
愛終止二元性,因此愛沒有對立。”
“愛沒有對立。
但是,當你選了愛以外的另一個選擇,那個取代愛的架構則充滿了對立。
生命由架構所驅策的人,常有恐懼的情緒,
因為,架構是會死的,而且經常處於危險中。[95]
譯註:CH4-p95-1
人眼可接收波長在380~740奈米之間的「電磁波」,它被稱為「可見光」,有時也被簡稱為「光」。
一個「反射」所有波長的光的表面呈現「白色」,而一個「吸收」所有波長的光的表面呈現「黑色」。
生活於既定架構中,或是被架構征服的人,常有憎恨的態度。
憎恨只是一種防衛,防止愛的回歸。”
“愛不對抗任何人事物,但是愛卻征服了一切。
這個世界裡有愛,但愛不是源自這個世界!
恐懼、憎恨、以及它們產生的罪惡,都是衍生物。
「愛」是根本。「愛」先於宇宙而存在,
而更肯定的是〜「愛」先於世界的架構而存在。
最初是沒有罪惡、恐懼、和憎恨的。
只有一體天愛、一體潛能、以及一體靈性。
當形式開始展現時,自由意志被延伸到「愛」的每個層面,
去成為生命、去體驗生活、去實踐它的潛能、以及了悟它本身就是「愛」。
如果它真的渴望,甚至可以選擇否認自己的本質。
由於這最後的選擇,所有危險的「雜草」從而生起。”
“這最後的選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禮物。
沒有它,你會只是「愛」的一個層面,而沒有進一步去創造的力量。
你會是上主的一件創造物,而不是上主之子。
一旦「愛」成為你的選擇以及你的天性,
所有二元性的潛能都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而你也得到指揮權。”
“然而,你必須了解,當我以這個方式談到「愛」,
我並不是在談論「喜歡的情緒、情愛的感覺、或感情」。
這些往往只是個人渴望與執著的正面反應。
我所說的「愛」,
是一種作用、一種力量、一個純淨的目的、以及萬有的核心誠實。
你可以完全誠實面對的任何一件事〜包括你自己的參與程度〜
是因為你對它有大量的愛! ”
“當「愛」是主人時,「合宜得體和誠實正直」會被帶進架構的世界裡。
當架構控制時,生命變成了一個煙霧瀰漫、幻鏡重重的劇場。
正確的優先順序可以糾正架構的任何錯誤。
處於控制地位的架構,本來就是不正常的,
因為,架構既不能成為起因,也沒有矯正的功能。”
“架構產生、促進、並且保護形式,就僅只於此。
如果人們沒有忘記、否認、或以某種方式與自己「愛」的本質分離,
沒有一個人會把架構定位在自己之上。
架構只不過是藉由「從缺」而獲得特權。” [96]
“架構有自己的衍生物,但是並沒有創造出任何人事物。
這適用於所有的人事物,而尤其適用於「人」。
「人」並不是因為架構以特定的方式塑造人的模型,
並使「人」進化成為架構的完美產物。
架構促進產物,但架構不是產物的起因。
架構是灰漿水泥,是宇宙的必死性,
架構既不是恩典,也不是宇宙的不朽性。
架構是組織的一個要素,但它沒有屬於自己的力量。”
“認同架構並且把架構當成自我認知的一部分,
只會把你的力量給予架構。沒有必要這麼做,
因為在架構內你永遠不會找到你自己、你的不朽、或任何無極的體驗。
那就好像是,藉著研究岩壁投射在樹上的影子,而想獲知樹的本質。”
“回復「不朽性」和感知「無極」,
與了解你「愛」的真正源頭,是不可分離的。
架構要你認知自己為一個「身分」,而不是「愛」。
「身分」遮掩了你的不朽性。
所有的「身分」都應該被視為暫時的。
認清「身分」的本質,可賦予你更大的能力!”
“任何你認同或定義你生命的事物會被你帶入內在。
當一個人相信他的生命是歷史、外在條件、
或累積的「身分」所造成的結果,
那麼,他已經把那些架構內化了。
相較於每一個人內在愛的力量,
無論他生為王子或乞丐,一點兒也不重要。
王子或乞丐這兩種「身分」同樣都沒有意義!
然而,如果你相信它們是有意義的,你會受到三種巨大的損失。
第一,你已經把不真實的「身分」,取代了你「愛」的本質。
第二,無窮無盡的「狀況」,會使你天真的感知脫離正軌。
而第三,你已成為架構必死性的夥伴了。”
我們變得對架構如此執著,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我們渴望佔有架構。
然而,架構脆弱又苛求,實在不值得為它煩惱。
架構會消失。你的生命銘刻在宇宙中的創造性印記則會永久持續。[97]
“這就是為何我說:
在天國裡積聚你的財富,盜賊無法闖入那兒偷竊。
架構本來就容易腐壞,它會壞空。( 譯註:CH4-p98-1
)
當你創造出任何事物,
你的印記就永遠銘刻在你所創造的事物上,
就像餅乾模型一樣,那個印記可以一再的被使用,
並創造出相同的事物。”
事實上,我可以藉由個人的經驗理解他的教理。
身為一位藝術家,我全心全意的投入我的每件畫作裡,
而有時人們會問:“你怎麼捨得賣掉它呢,葛蘭達?”
我的答案一直是:「我賣掉的只是畫布和顏料」。
我從來沒有賣掉我創造力的印記。
我曾創造出來的每一件事物,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再被重新創造。
如果這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是真實的,
對我們神聖的源頭而言,會是多麼的真實。
對我們的造物主而言,
透過祂的力量,以我們愛的印記一次又一次的創造我們,會是多麼容易。
恢復我們的不朽性,與重新憶起我們的真實名字息息相關。
他說過:( 譯註:詳見 p111 )
“生命是動中的愛,而時間只是動中的架構,試圖留存下來!
一旦,你把架構的密度內化了,
那麼,死亡不但變得不可避免,而且是一個必須的過程。”
他談到死亡就像是一間「無用之身分的交換清算中心」。( 譯註:CH4-p98-2 )
這暗示了:只要我們還是架構的僕人,死亡和時間的幻覺仍會繼續佔優勢。
“事實上,你不是時間之流的一部分。
由於你和架構身分的糾纏不清,它看起來才像是那樣子。
這些從財富和成就所衍生的身分,不應與天賦角色混淆,
天賦角色是為了實現靈魂的完美,而由靈魂選擇、或是由上主委派。
因為,你的生命劇本已被編寫為你生命裡的目的,
這些目的,經常被委派或選定為你將扮演的角色種類。
這可能包括每一種角色,從為人之母,到身為老師或是領導者。
然而,靈魂所穿著扮演的角色,在「愛」的指揮下可以成長、且具有彈性。
它們並不是架構世界所產生的僵硬身分。” [98]
譯註:CH4-p98-1
馬太福音第六章19~21節 ( 路加福音第十二章33~34節 )
耶穌說:
“不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地上,
因為有蟲蛀,也會生銹,又有盜賊破門進來偷竊。
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
那裡沒有蟲蛀,不會生銹,也沒有盜賊進來偷竊。
你的財寶在哪裡,
你的心也在那裡。”
譯註:CH4-p98-2
A clearing house金融交換中心
是提供 「交換和清算」服務的金融服務公司,通常提供票據、期貨的交換,
也有「代償 」~新債代償舊債,新契約取代舊契約~,以及其它信用提升的服務。
耶穌以一種非常清晰且具有指揮力量的方式說:
“所有真實的本質就在此時、此地,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因此,時間唯一的本質是「現在」。
試著去定位它。試著把時間當作一個事物放在空間裡。
你會得到什麼呢?”
顯然答案是:「現在」。
“那就對了,「現在」真的存在。
「現在」是時間唯一的面孔。
永久的「現在」,是通往一體本性的家。
架構沒有持久性。
因此,對架構而言,時間只是它經歷「成、住、壞、空」的過程。
通常你稱之為時間的過程只是動中的架構,它是幻覺。
它是架構為了殘存的掙扎。
對你而言,時間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生命是動中的愛。
時間,如你所感知的,是架構的開始、進展、和結束,
展現了架構存在期間的型態。
一台汽車造好之後,它提供了一種用途,
然後,它開始損耗,修理的帳單累增,於是它被當成廢物丟棄了。
從廢鐵場到鋼鐵廠,這部汽車變成了另一種東西。
描述汽車生命的功能週期,可以看成是時間,
但對你而言,時間並不真實的存在。
如果,你試著指出屬於它的任何一部分,你只能指出「現在」。”
“當你終於明白了宇宙律法和架構傾向之間的差異,
你會體驗到一種寬廣的清晰。
你不會拋棄架構,但是你終於了解如何使用架構。
你將能夠把自己的命運與架構分開,而使「架構的壞空」無法背叛你。
更重要的是:當你完全確信你存在的「完整性」
〜你是愛,架構是你的僕人〜
那麼,當你對山說:“來吧!”山就會來,
當你對風說:“停吧!”暴風雨就會停止。
這是解開每一件人事物的鑰匙。” [99]
[100] (空白頁)
譯註:架構
思想架構~ 例:構想、概念… 社會架構~ 例:社團、組織…
經濟架構~ 例:公司、企業… 物質架構~ 例:房屋、身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